今年没有台风,为什么长江流域会发生洪灾?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我们还没从澳洲大火,非洲蝗灾、全球疫情中缓过来时,现如今我国又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水利部统计,截止到最近,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有33条河流超过了历史记录。根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相应工作规程》,现在已经将水旱灾害的防御级别提升到Ⅱ级。

那这场洪灾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为什么我国今年会面临如此大的洪涝灾害呢?

可能谁都想不到,我国这次洪灾的形成和太平洋有关。

南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观察到,当地的海水每隔7年左右就会升温,而每次升温时就会造成大量鱼类以及鸟类死亡。后来西班牙殖民者来到这里后,从印第安人口中听到了这个现象,并把它命名为EL Nino,这是因为气温上升发生的时间往往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所以命名为“圣婴”,也叫做小男孩,但在我国被命名为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我们知道,河水会有自己的流动方向,其实海水也一样,在地球上,太平洋的海水会随着地球自转从东太平洋海域流向西太平洋海域。此时南美洲上方携带着大量热量的水会流向西太平洋海域,所以西太平洋的温度较高,而东太平洋的温度较低。

如果东太平洋的温度低到一定范围时,会引起另一种大气现象“小女孩”拉尼娜,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东太平洋在流向西太平洋的同时,也会导致东太平洋的水位下降。作为补充,此时西太平洋海底冷水会流动到南美洲海域附近,并从下方涌到上方。

由于冷水从下往上流动,所以将海底的营养物质也携带到海洋上层,因此南美洲附近的海域营养物质非常丰富,鱼类可以在这里大量繁殖、生长,因此这里也形成了全球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也就是说,在寻常的年份,太平洋的温度是东部地区较低,形成高气压;而西部地区较高,形成低气压。

但是,每隔4-7年左右,东南信风会减弱,这也会导致南赤道暖流减弱,使得东太平洋温暖的海水无法传递到西太平洋地区,大量积攒的热量会导致东太平洋升温。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时间时,此时就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

厄尔尼诺与我国降水

我国的降雨和信风有关,我国气候主要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而季风区的降雨主要受东南信风以及西南信风的影响。

其中东南信风将太平洋的水汽吹向我国陆地,而西南信风将印度洋的水汽吹向我国,当这些水汽遇到副热带高压时,就会形成降雨。由于东南信风和西南信风发生在夏季,所以我国降雨80%以上集中在夏季。

我们知道,我国雨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太平洋副高会随着时间而向北推移,然后再在8月下旬时向南跳,重新在南方等地区形成降雨。如果副热带高压在某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会严重影响当地的降雨情况,甚至会导致洪涝、干旱的发生。

厄尔尼诺的发生,也会影响到我国的降雨,这是因为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东太平洋温度升高会导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而西太平洋海洋温度降低,将会使得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这会导致我国南方降雨增强,所以才导致此次南方多地受灾。

不过研究表面,副热带高压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应要落后几个月,往往厄尔尼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已经结束时,此时副热带高压才会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不过多说一句,厄尔尼诺现象并不是一定会导致我国降雨加强,只能说它们有正相关,但不是绝对。除此之外,不同的厄尔尼诺现象类型影响我国的范围也不同,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此次的厄尔尼诺现象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了今年,所以在今年早些时候,气象局就已经预测到今年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较高,而且也做了相应的设施,比如:三峡大坝提前泄洪,以便有足够的库容量来容纳汛期时的降水。

但由于降雨量大,且降雨时间集中,我国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