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革新战术,罗炳辉首创,日军优势兵力偷袭被反杀

1941年4月,是我新四军走出皖南事变阴影以来的关键一个月份,我军不但重新组建的新四军的军部,而且还将原来分散的部队集结,组建了新四军第2师,这进一步加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同时也提高了新四军的影响力。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组军部,士气大振

1941年4月16日,我新四军2师12团部队开到了安徽六合县东北的金牛山,这里距离现场约20多公里,周边有不少丘陵和低洼地,村子也较多,便于大部队的隐蔽,12团部队在罗炳辉的指挥下抵达此处后,罗炳辉根据捕获敌人俘虏的招供以及周边情况判断,认为敌人必然会采取行动,而这里的地形有利于我军歼敌,于是便利用地形,摆开了阵势。

▲我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张云逸和罗炳辉与大家一起庆祝新年

罗炳辉命令部队摆开的阵势是梅花桩战法,这种部署要求部队以支撑点式部署兵力,像梅花的花瓣一样分散配置,但同时各部队相互策应和支援,同时分别放出流动警戒,严防敌人的偷袭。这种部署使得敌人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攻击,都最终会变成正面攻击。12团部队按照罗炳挥的指示,在夜幕中很快就完成了部署。罗炳辉在查看了部队的阵地后,叮嘱当晚的值班干部和警卫要提高警惕,一旦有动静或者枪声,就必须马上投入战斗。

▲日军大队向我根据地纵深前进

罗炳辉的判断是准确的。16日晚上,驻扬州的日军第12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兼扬州警备司令南部襄吉少将,在得知我军在金牛山一带宿营后,立即调集仪征等地的日伪军700余人,携带步兵炮数门,轻重机枪30余挺,掷弹筒10余具,秘密地从扬州出发,随后一路向樊家集强行军,为了对我军达成突袭,日伪军沿途严密地封锁消息,而且行军快速而诡秘。

▲日军在机枪掩护下发起攻击

17日拂晓前,日伪军在樊家集稍作休息后,就在汉奸的带领下,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我12团团部驻地,企图来个“斩首”,先打掉我指挥部,另外一路进逼我3营驻地,企图切断我军进入山区的通道。但鬼子做梦也没想到,12团是按罗炳辉的命令部署防御的,敌军对团部的突袭一下子撞上了我军的防线,变成了正面强攻,而且无法形成包围圈。另外一路敌军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竟沿着田里的沟渠爬行,企图接近3营的宿营地,但被我军哨兵察觉,哨兵立即鸣枪,敌人也随后开火,战斗爆发了。

▲我新四军赶赴战场

罗炳辉被枪声惊醒后,立即起身指挥战斗,他迅速地分配了任务,命令部队坚守住制高点五里墩,敌军此时集中兵力和火力全力猛攻五里墩高地,企图破坏我军的防御阵势。罗炳辉命令3营向进攻五里墩的敌军实施反冲击,敌军攻击受挫后企图在四周抢占有利阵地,但是不断遭到四周我军梅花形的防御阵地的射击,无处立足,反处处为我军所制。

▲日军步兵准备发起攻击

激战中日伪军伤亡惨重,伪军无法坚持,开始不顾日军的督战就自行溃退。日军失去了伪军这个肉盾,独木难支,也不得不开始退却,罗炳辉立即命令3营紧紧咬住退却中的敌军,实施追击。为了进一步动摇日军的军心,罗炳辉还命令一个参谋,带上6名骑马的通讯员,在每匹马的尾巴上都捆上了松枝,随后骑马包抄到敌人侧后,进行佯攻。日伪军见侧后烟尘滚滚,误认为我军的骑兵实施追击,军心大乱,队形完全崩溃,各自逃命。而我军趁势掩杀过去,将日伪军打的大败。

这次金牛山战斗,共毙伤日伪军500余人,还俘虏日军2名、伪军30余名,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5挺、步枪40余支、掷弹筒2具,还有一大批军需用品等。我军取得了又一次辉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