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认为无鳞鱼是发物,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不管是在农村长大的人,还是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都一样会听到某些长辈说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只不过有的人管这叫养生,而有的人是直接说吃了什么会导致严重后果。正如有人认为食用无鳞鱼会让人旧疾复发。那么,无鳞鱼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少吃这些鱼类动物又有什么信得过的科学依据吗?

生活在哪些常见的鱼中是无鳞鱼?

首先,并不是所有被归类为无鳞鱼的动物都没有长鱼鳞,只不过有的物种看上去不那么显眼罢了。根据无鳞鱼生长环境的不同,大约500米以上深度的海域是海生无鳞鱼的自然栖息地,比如海鳝和海鳗,而它们其实都是鳗鲡目的主要鱼种之一。

同样,在淡水环境种也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无鳞鱼,有不少人小时候亲自捕捉过地黄鳝和泥鳅,也有摸着手感怪怪的鲶鱼和河鳗等鱼种。只不过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把泥鳅和黄鳝这样的动物当作鱼类过,很长时间以来都以为它们是什么特殊的动物,甚至觉得跟蛇很像,错误的以为它们之间可能是什么亲戚关系。

之所以说不是所有无鳞鱼都真的没有鳞片,当然是因为此类鱼种中存在不少长有细小鳞片的鱼类。比如,就在海里生活的无鳞鱼来说,除了刚刚体到的海鳝和海鳗,以及安康鱼等鱼种天生就不曾长有鳞片以外,其实像金枪鱼、鲳鱼和带鱼这些鱼种就长了不太容易直接被观察到的鳞片结构。所以,将无鳞鱼包含的所有鱼种,等同于与生俱来就不生长鳞片结构的鱼类动物,其实并不准确。

无鳞鱼要少吃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只要不是需要遵循医嘱的特殊人群,适当食用无鳞鱼是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的。比如,需要避开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的特殊人群,像大家日常也比较喜欢用来做大菜的鳝鱼,仅仅是100克鳝鱼肉就含有大约2156毫克的胆固醇含量。

但是,如果直接将无鳞鱼视为发物,并认为食用它们会导致旧病复发,甚至加重目前的病情(除特殊人群外),那么这个说法是明显站不住脚的。从营养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无鳞鱼,还是有鳞片的鱼,它们在营养价值上区别并不是很大,只不过含有的营养成分会在种类和量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普通人食用时能感受到的最大区别则是口感。

而且,现实生活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无鳞鱼不宜食用,尤其是鲶鱼、泥鳅、鳝鱼和黄辣丁这几种无鳞鱼,可以说它们甚至是一些家庭餐桌上的主要鱼类食材。比如,其中的鲶鱼不仅刺少,而且口感鲜嫩的同时,鱼肉的味道也特别浓郁,而含有丰富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的鲶鱼,深受不少人的喜爱,也是体弱之人用来补充营养的不二之选。

为什么说鱼鳞也不是无用之物?

对于鱼类动物来说,鱼鳞的主要作用就避免自己身体内的水快速流失,并对自己的皮肤进行良好保护的工具。刚刚已经比较具体的说明了哪些鱼是无鳞鱼,它们在海水和淡水中分别有哪些鱼种。接下来,不如了解一下我们一般人都直接剔除的鱼鳞,为什么也不是无用之物。因为,尽管鱼鳞也有不同的种类,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含有许多我们人体需要摄入的胶质和微量元素,比如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

只要是长有鱼鳞的鱼类动物,其外层鳞片的硬度都远远高于内层鳞片,即便该种鱼类的鳞片厚度比较薄,但也足够帮助它抵挡不少水生动物的突然袭击。软骨鱼类身上长的是盾鳞,硬骨鱼类身上的鳞片是硬鳞,比较原始的鲤科鱼类长有圆鳞,鲈形目这样的硬骨鱼种则长着鳞鳞。

相信体验过捉鱼的人都知道,鱼鳞的存在让不经常捉鱼的人有些措手不及,总是在以为自己快要抓住它的时候迅速溜走。而在其他时候,鱼鳞折射和反射亮光的能力,也能让有鳞片的鱼类动物更好的隐藏自己。事实上,鱼鳞中含量较高的胶原蛋白,早已被视为一种纯天然的生物资源,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总而言之,鳞片不管是对于有鳞片的鱼类动物自身来说,还是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鱼鳞都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而无鳞鱼也不像部分人以为的那样谁都不可以多吃,也并不是什么引发旧病的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