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得到”上线了一款知识服务产品“得到锦囊”以及配套的年度会员服务。
摊开“得到”App上卷帙浩繁的学习资料,这些封装好的“锦囊”,交付颗粒度最小,实际应用性最高,这款产品的理想,大概是想成为人们在复杂社会不同方向“开地图”的工具箱。
核心关键词是“具体”“可行动”。比如按照“得到品控手册”的介绍,他们不会回答“如何成为面试的高手?”,而会回答“面试中被问到婚姻生育状况/工作中遇到的冲突/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怎么办?”,也就是指出具体挑战,给出解决方案。
这其实涉及一个挺重要的价值切换。
“具体”的对立面是“道理”。
智者如你,知道“真理的反面是另一个真理”;知道“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从客观到主观的递进关系;知道“事实”是真相和其他真相间的主观联系;知道儒学的中庸和佛学的中观;知道“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甚至你以读书人自居,知道人类是通过理论和思维模型认知世界的;知道物理定律只是暂时抽象出来的;知道“所有模型都是错的,其中有些是有用的”;知道社会科学是不可证伪的解释性框架;知道历史学的本质是创造;知道没有不被理论污染的“客观观察”。
你知道很多关于“道理的道理”——但它们依旧只是“道理”,面对眼前的两难和棘手问题,你依旧不知道怎样才算“正常行事”,你“听过许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往往是最苍白的,尤其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当额叶皮质二十多岁完全成熟,附着在不同的文化根基,他们的“观念库”就已基本搭建完毕,此后余生,皆是需要具体分寸的选择。
所以“得到锦囊”选择避开道理,直接给出“照着做就行”的解决方案。
具体实操有点像是“问答”的严选模式,目前收录了200位左右回答者,2000多条锦囊。
这些锦囊给出的参考,无疑要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这是“得到锦囊”是否成立的关键。
有人说每个人的具体问题都是个性化的,很难一劳永逸寻找到最大公约数。
这首先是个成本问题,你不可能指望花那么点钱就能获取个性化答案,没人对你为啥问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感兴趣。
其次,当代社会看似个性奔放,满眼皆是选择,但大多数人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生老病死,结婚生子,升职加薪,贪嗔痴恨爱恶欲,共性部分要远远大于个性部分,你大概率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面临的难题已经被别人面临过无数次,以至于可能存在理论上的最优解。
所以关键是锦囊的质量。
得到锦囊质量如何?给我的感觉是大多数质量都较高,当然也可能并非每个锦囊都谈得上“妙计”。
前几天,一位以读书人自居的媒体朋友跟我说:得到锦囊这个产品很不“得到”。
我大概懂他的意思,有人就是沉溺于那些无用但硬核的知识,穿梭于不同的思维模型和理论大厦,得到锦囊不是给这些人用的。
得到锦囊里的很多问题,都涉及“情商”或者现实中的切身利益,但很多人感到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现实问题,或者觉得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
E·B·怀特曾被问到“最珍惜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时回答:“我妻子的婶婶卡罗琳九十岁时,与我们一道生活,她曾说过:记着我们见识的美已经足够了。”
对此你无言以对,得到锦囊里不可能有这样的回答。
好在大多数人不这么想,好在现实世界中:更多人选择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人四处寻找锦囊,寻找最优解。
与我那位喜欢万维钢,熊逸和施展的朋友想象中不同,很多人用“得到”都是在试图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沉浸在智识美感或者与人高谈阔论中。
所以得到锦囊这个产品本身,已经是用户需求端的最大公约数。某种意义上,“得到锦囊”其实也是“得到”的锦囊,囊获着这个App的一个野心:一个无差别对待“月亮与六便士”的知识搜索引擎。
除了锦囊这种实用工具,得到上有着更多电子书与课程,坦率地讲,在这个时间成本越来越高的时代,对于大多数“非知识分子式用户”,用得到搜索任何领域的知识都基本够了。
得到也在优化搜索效率,他们最功德无量的事情,就是所有电子书全文内容都接入了全局搜索,任何读书人都该意识到这种搜索意味着什么。
当然,既然是搜索引擎,也意味着持续的优化空间,比如关键词在“课程内容”中的搜索结果排序机制,更好的课程内容屏蔽机制,等等。
但无论如何,当外界把“得到App”当做一个知识搜索引擎,无论实用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它未来的路也许都会更宽。
作者:李北辰,独立撰稿人,国内数十家媒体专栏作家,曾供职《南都周刊》《华夏时报》《财经》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