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中,我好像有种故意把事情搞砸的倾向,这正常吗?

最近收到一些提问,具体的状况各不相同,但很多人都采取了这样一个类似的问句“我这样正常吗?”,“这样做是健康的吗?”

因此想通过今晚的小闲话和大家聊一聊,“这样正常吗?”、“这样健康吗?”这个话题。

在人的心智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更高心智阶段的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一个人开始能够越来越好的理解、接受事物的复杂性,他们明白真实是复杂的、有时候是前后不一致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他们能够开始认识到,原则不是僵化的、不是绝对的,而能够开始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地认知和应用原则。

比起人的心智发展更复杂的,是评估人的心智发展水平。因为,两个人可能表现出非常类似的表现,但实际上心智发展的水平却天差地别——就如同上面说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原则,有可能是因为心智发展水平高,开始具有了人格上的灵活性,却也有可能是因为心智发展水平还很低,连拥有原则的意识都还没有发展起来。

在这里和大家聊这个,是想要说,“这样正常吗?”、“这样健康吗?”,实际上是过于简单的提问方式。

那现实是什么样的呢?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简单绝对地回答这样的问题。

有一些看起来是好的行为,实际可能是“dysfunctional”的——我一直思考该如何精确地翻译functional和dysfunctional。大概可以理解成:如果把人想像成一台机器,我们有一些运作方式是功能良好的,它能够让我们运行地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时就是functional的。

而如果有一些运行方式会让机器运行不好、导致故障、或者使得机器本来能有的能力无法施展出来,此时就是dysfunctional的。

每个人都是一台独特的机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能够总结出一些共性,把一些症状表现制定为了“诊断标准”,用来判定健康和不健康,但除了这些判断是否达到疾病诊断的情况,生活中有更多情况是没有办法简单判断的。(精神障碍诊断本身也是备受争议的,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医生主张不告诉病人他们的诊断名称,只是提供治疗,以免病人对这个标签有消极的解读,反而制造更多的问题。)

在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是好的行为,实际上可能是“dysfuctional”的。比如说发奋工作,当它变成是为了逃避面对其他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成为了一个人不去发展任何人际关系、把自己置于孤立无援的处境中的理由,此时这种行为就成了dysfuctional的。

而相对的,有些看起来不好的行为,也有可能是fuctional的。只要你对自己的行为带着觉察,你清楚你为何这样做,它服务于什么样的目的,你能感受到它是满足需求而不是造成伤害的,那这种简单看来也许“不太好”的行为,在你这个独特的个体、在你当前独特的处境中,可能就是fuctional、功能良好的。

我常说人要对自己有更深的、更本质的信任,我们是过去所有经历的总和、在当前的处境里,我们最清楚自己有哪些需求、自己有什么样的资源。也许看起来暂时是不好的行为,对这个时地的你来说,就是有帮助大于有伤害的。

说完了fuctional和dysfunctional、我们再来说说healthy和unhealthy。学心理学,要避免陷入另一个极端的僵化思维里,认为自己必须做到如何如何,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独特的特点。它们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这取决于你对它们的态度,是不是接纳的?你会因为它们自我质疑、自我批判、自我厌恶吗?你无法觉察、无力抵抗这种特质、经常被它绑架作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举止吗?

如果你知道你具有这样的特质、倾向,当它们出现时你能够意识到它们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行为;当你接纳这样的自己、不因此产生对自身的批判;即便这种特质和倾向完全没有改变,仅仅因为觉察和接纳,它们就也可以是健康的。

今天说的问题有点绕,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到一部分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