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烟台是自带仙气的朴实名媛?

                                                ▲ 烟台海滨日出。图/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

                                                             一口大葱海鲜

                                                             一口轻奢水果

如果说山东是一个大家族,济南就像是家里的长子,内敛而实在。在济南长大的演员靳东,就很有这种气质。青岛,是家中最受宠的小弟,时髦又张扬。青岛小哥黄子韬,周身萦绕着青岛味的初生牛犊的彪气与可爱。而烟台,则是家中的长姐,既有朴实的生活气息,又不乏精致时尚的气质,类似烟台闺女刘敏涛。

                                                    ▲ 烟台市芝罘区。摄影/李琼

烟台是有仙气的,面朝大海的壮阔,让她自带飘飘欲仙的神秘气质。烟台又是淳朴的,渔民的市井生活与海洋融为一体。作为山东最早开埠的城市,烟台从来都不落人后,精致时髦手到擒来。但烟台又是保守的,恪守传统的顾家守业,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进中选择拥抱故土。

▲烟台海阳朝外村,大家在收海鲜。摄影/徐利国朴实又精致,保守又开放。在矛盾中交织的烟台,生就一种独特的气质。

                                                     从烟台开启一条“生”路

烟台自带修仙属性。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古人的心中,水雾弥漫的海洋和烟雾缭绕的仙境,在视觉上有着相似的冲击力,所以古人总将仙山和大海联系在一起。

                                               ▲ 烟台长岛九仗崖。图/视觉中国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书《山海经》,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山均位于大海深处,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在人均寿命短暂的先秦时期,长生不老,是极大的诱惑。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东接威海,西南与青岛相连,北望渤海,与大连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莱,位于烟台北部,环山抱水。因为陆地和海洋的温差,蓬莱的近海一带,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幻象。神秘、朦胧的海市蜃楼,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于仙界的向往。

                                        ▲平流雾过境,犹如海市蜃楼。图/视觉中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了秦始皇横扫六合之后,三次东巡来到烟台一带,巡政、奉祀的背后,是对长生不老药的孜孜以求。

两千多年前,人们从烟台出发,寻仙问道,渴求“生”路。两千年后,人们同样选择从烟台出发,寻求另一条生路。

                                                       ▲养马岛。图/视觉中国

经过明朝末年的长期战乱,山东的生产力被严重破坏。大批山东人,选择去往人口稀少的东北讨生活。据《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统计,从清朝到民国,闯关东的山东人达2500万人。解放前,整个东北的3500万人口中,山东人就占了2000万。

与人们印象中的陆路逃荒不同,大批山东贫民,多选择自烟台出发,乘坐扯着风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飘摇中,去往海洋对岸的未知世界。

                              ▲烟台海面上的船只,曾经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图/视觉中国

烟台与辽东半岛隔渤海对望,自烟台最北段的蓬莱岛至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铁山岛,直线距离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达。出于时间成本的考量,自烟台乘船去往东北,是山东人的首选路径。在闯关东的队伍中,以烟台、威海为主的胶东人居多。胶东几乎村村有闯关东的人。

                                                 ▲毓璜顶庙会。摄影/李勖晟

大约“安土重迁”这一传统理念,刻在山东人的基因里。改革开放之后,当年闯关东的后代,顺着先辈来时的脚印,又从烟台登陆,重新回归了齐鲁故土。在今天的烟台大街上,东北口音掺杂着烟台方言的对话,并非什么怪事。

                                                              山东的“弄潮儿”

与大海相伴的城市,命运总如汹涌的海浪般,起伏颠簸。

                                                    ▲海水击石。图/视觉中国

如今,言及山东,青岛的名字总是第一个被提到。关于这一现象,烟台颇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状。毕竟,在青岛崛起之前,开山东风气之先的,从来都是烟台。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和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应允增添十处沿海通商口岸。作为山东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烟台开埠。昔日静谧清幽的烟台山上,耸立起风格迥异的各国领事馆。

▲烟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成为开放口岸,大批外国人前来筑屋定居。画家站在山坡上远眺芝罘岛,港湾里停满了鱼船,山坡上都是外国人的住宅,山脚下是当地人的房子。图/网络

洋人大批量地涌入,带动了一些近代娱乐场所的兴建。1865年,烟台山下的烟台俱乐部Chefoo Club,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最好的娱乐场所,其中的保龄球馆,是全亚洲最早的保龄球馆。

既然是山东省的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烟台见证了不少山东省乃至全中国的风气之先。1868年,烟台海关设立了邮务办事处,同时兼任办理邮递外使文件的工作。这一行为,被视为是中国近代邮政的滥觞。九年后,清政府决议试办邮政,烟台和北京、天津、上海、营口四个城市一同入选。中国近代邮政的“始祖邮票”——“大龙票”,首发地也选择了烟台。

                  ▲苹果季,山东烟台的水果销往全国各地,是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摄影/徐利国

自开埠以来,烟台成为了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洋货的入口及土货的出口,在烟台集散中转。“各路巨商云集,顿添行铺数百家。”国内不同地区的商人齐聚烟台,在此地兴修会馆,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会馆,华丽秀美、风韵独具,日后成为了烟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 福建会馆老建筑。图/图虫·创意

开放的城市,总是最先拥抱潮流。各地商贾云集烟台,中国旧式的贸易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处理经销洋货的新式商业。于是,新型的资本和劳动关系,以及新的经营模式,开始在烟台孵化。

                                           ▲ 福建会馆里展示的水烟具。图/视觉中国

1892年,旅居南洋的华侨张弼士,在洋务运动的启发下,有心在国内办实业兴国。考察多年后,他决定选择烟台,筹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 “中国钟表有颗星,就是北极星”,央视的这句话恰是对上世纪烟台钟表重要性的描述。图为孙元华,曾在烟台钟表厂工作,在国内很有名,技艺超群。摄影/徐利国

新兴事物的诞生,总能引发成串儿的连锁效应。1912年,烟台开办了瑞丰面粉厂。之后十几年间,电厂、罐头厂、机械制钟厂、啤酒公司、三环锁业等民族私营企业,层出不穷。烟台一度打破了世界协会的多项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只有烟台是我们的!

从近代化进程上看,烟台已是非常西化。但在这一“开放”的表层之下,骨子里透着齐鲁文化的烟台,从未放弃负隅顽抗。

                                                  ▲巡航南隍城岛。图/视觉中国

在烟台陈列馆内,有一卷作家冰心的日记。日记中,冰心写到:“父亲拣起一块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说:‘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现在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个不冻港!’”

        ▲ 上图:世纪老人冰心肖像。图/网络;下图:烟台冰心纪念馆内冰心故居再现。图/视觉中国

甲午海战失败以后,北洋舰队在旅顺、威海的海军学校都毁于战火,青岛、威海卫、大连、旅顺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国主义瓜分。

与上述这些港口相较,烟台港的天然港湾,并不适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货物装卸及船舶进出港,有许多困难。由是,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烟台幸免于难,仍旧保留在中国人手中。

▲ 上图:民国时期的烟台海军军舰。图/烟台市博物馆;下图:山东烟台,中国海军"宜昌"号导弹护卫舰。图/视觉中国

1900年,天津水师学堂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北洋舰队失去了最后一个海军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当时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刻不容缓。当时的海军高层,急需组建一所海军学校,校址就选在了烟台。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图/网络

负责烟台海军学校筹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谢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诉幼小的冰心,烟台是我们的,在烟台开设海军学校,是为了建一支更强大的海军,是为了夺回威海、大连、青岛等失地!

▲ 光绪年间海军学堂远景以及毕业生照片,但烟台海军学堂的精确校址,在考古工作者当中还存在一些争议。图/烟台市博物馆

1903年的冬天,烟台海军学堂,在海军练营简陋的营房里诞生,谢葆璋被任命为首任校长,负责学堂的具体组织工作。或许因心中憋着的愤懑之气,短短几年的时间,烟台海军学堂便赶超了一些老牌海军学校,为中国近代培养了多位海军指挥军官,成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 END -

文丨莺时

图片编辑丨袁千禧

封图|视觉中国

特别鸣谢| 《大众摄影》杂志 刘佳

参考资料

《开埠后烟台商业的转变》支军

《河海之间的城市变迁与社会发展——以近代烟台为例》赵慧峰 李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