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到离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称帝的盛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了。那么如果有人在距离地球2241光年开外的位置朝着地球上看,是不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况?

如何看到东西?

话说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但是古希腊那一套其实和我们现在的科学理论还相距甚远。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牛顿是科学发展在第一阶段的集大成者。在他的时代之前,阿拉伯的学者已经搞清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人是如何看到东西的?

在古希腊时代,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可以看到东西的原因是人眼可以发光,光射到物体上,人就可以到物体了。后来,阿拉伯的学者通过大量的解剖和论证提出:能看到的东西是因为光进入到眼睛当中,然后才能够被看到。

也就是说,能看到东西是因为物体本身发光或者物体反射光,而不是人眼发光。比如,月亮本身不发光,但它发射太阳光,因此在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

肉眼看到东西的原理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类的观测设备,无论是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甚至是射电装置本质上都是光子进入到装置当中,装置对光子携带的信息进行处理。

从这里,我们不难想到,如果光传播不是瞬间的,而是某一个具体的数字,这就意味着我们看到的事件都是过去发生的。至于是过去多久的事件,可以通过“时间=路程/速度”来得到,这里的速度就是光速。因此,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光速到底是多少?

光速

伽利略是目前有记录的最早寻找测量光速方法的人,但是因为光速实在太快了,他的方法都失败了。

即便到了牛顿时代,光速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当时确实有一个学者叫做罗默计算出光速,不过这数字与真实值差距很大。

到了19世纪,电磁学的集大成者麦克斯韦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这个方程通过推导,就可以得到光速的表达式:c=c=1/ε0μ0。在这方程当中,ε0是真空介电常数,μ0是真空磁导率。于是,当时就可以粗略地计算得到光速的具体数字是3*10^8m/s,这已经是非常接近于真实值了。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

光锥即命运

月球距离地球是38万公里,如果光从月球跑到地球上,大概需要1.27秒。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月亮不是实时的,而是1.27秒以前的月亮。同样的道理,太阳距离地球是1.5亿公里,光从太阳跑到地球需要8分20秒,所以,我们看到的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阳。

要知道光速是宇宙中物质、信息、能量传播得最快速度。这就说明,我们看到的都是过去,过去影响现在,现在影响的是未来。那这个说法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爱因斯坦有一位数学老师叫做闵可夫斯基,他基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光锥的概念。通过这个光锥,我们就会发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影响的是现在,现在影响的是未来。如果是在光锥之内,就说明光可以传播到该时空位置,也就是说距离足够近,可以被影响到;如果在光锥之外,就说明光还无法到达该时空位置,说白了就是距离太远,还没有影响到。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他就写道:光锥之内就是命运。

秦始皇登基

按照上面的说法,我们就会知道,如果秦始皇登基,携带这些信息的光如果能够在太空当中传播,那么站在足够远,我们就有可能在现在这个时间,或者未来才看到。比如,如果站在2241光年以外,那这个人在这一年内就应该可以在某个时刻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场面;如果站在5000光年之外,那这个人大概还需要2759年后才能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场面。这里补充一点,这并不是意味着秦始皇穿越了,只是因为站得足够远,看到的时间比较晚,并不影响因果律。

以上这些推论其实都是理论上的。那事实上呢?

事实上,即便是真的站到2241光年开外,也看不到秦始皇登基。那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能够看到黑夜中的星光,本质上是这些星光足够多,它们其实都是恒星和星系发出来的光,只有极少数是太阳系内的行星反射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是会有巨大的损失的,因此只有足够强的光源才能在极其远的距离被看到。科学家在观测遥远星系的行星时,其实并不能直接看到这个天体,更不要说直接观测到这个天体发生的一切了。因此,站在2241光年开外看太阳系,要用非常强大的观测装置才能勉强看到太阳,也能观测到木星对于太阳亮暗的影响。但是地球实在太小太小了,几乎是观测不到的,更不要说看到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