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战进行得不彻底,是二战爆发的原因?

一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不仅要承担巨大的战争损失,而且还要服从战胜国的肢解和惩罚,哪怕是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也只能是“打碎牙往肚里吞”,战争教训对于德国人来说更加深刻。然而,仅过20年又挑起了二战,这是为什么?

一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战败后的德国既要战后疗伤恢复经济,又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本就穷得只剩一副皮囊,又加上了一根“上吊绳”,分明就是逼死人的节奏。反正是穷光蛋了,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破罐破摔”架势。

同样被逼急了的法国,为了逼债出兵10万进占鲁尔区,这就是“五月危机”。德国人采取了“消极抵抗”政策,不仅逼走了法军,而且赚够了“同情分”,获得了国际贷款的大力支持,同时还依仗美国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经济恢复得很快。

二是,故意恶性通货膨胀,赖掉一战时的债务。“五月危机”后,德国更是加紧了印制钞票,致使物价指数上涨了4815亿倍,工资用火车拉,成捆的钱被孩子们当积木玩,马克被当作墙纸用,最大的好处就是赖掉了一战时欠下的债务。

更重要的是,纳粹掌权后,连战争赔款也不了了之了,而作为战胜国的英、法两国欠的外债,却成了拖累经济恢复的最大负担。打个比方,德国经济收入“0”,而英、法两国就是负数,因为战败国赖账情有可原,战胜国却不能赖账。

经济大萧条后,德国走上了军备生产发展经济的道路,失业率成为当时欧洲最低的国家,可谓是“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很快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更难得的是,民族自豪感得以恢复,民族自尊心得到满足,人们纷纷拥戴德国元首。

“吃饱喝足”的德国人更需要“扬眉吐气”。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成为人人向往的事情,而依靠民族情绪上台的德国元首,自然要将民族统一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工具。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撕毁《凡尔赛和约》等等,成了他的必然之举。

奇怪的是,德国民众为什么热衷于战争?

作为当时只有4300万人口的国家,德国在一战中征集了1100万人参加战争,死伤更是达到了600多万人。要说痛苦,德国人比任何国家都厌恶和痛恨战争,之所以再次走上战争,不能简单归咎于好战的民族,更多的是民族情绪的爆发。

首先,“士可杀不可辱”。《凡尔赛和约》对于德国民众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割地、赔款也就算了,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居然不能拥有军队,成了一个“被阉割”的国家,民族尊严被打压到了极点,与失去亲人相比,更让人接受不了。

作为凡尔赛体系中最大的受害者,德国民众普遍存在着复仇的心理。尤其是在国力恢复后,这种情绪愈发膨胀,为了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只能与英、法等国进行抗争,而抗争的唯一途径,就是发动战争,因为对方不会轻易的“吐出来”。

其次,“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德国人还是比较讲信用的,既然战败了就积极恢复生产,积极赔款,但确实是没钱了,希望赔偿委员会暂缓2年。结果是,非但不同意,反而法国、比利时出兵侵占德国鲁尔区。

仅仅是战后5年,就发生了“五月危机”,德国民众对此是怒气冲天,这不仅再次践踏了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人善被人欺”的真实写照。如果先前还有那么一丝“和平”的愿望,此时全都化成了对法国的仇恨,发誓要讨回公道。

更重要的是,“不服气”。尽管一战德国的失败,主要源于国力的消耗,打不下去了,但投降时依然占据着法国、比利时等国大片领土的局面,在德国人的普遍意识里,认为在军事上没有失败,只是因为国内发生了兵变而“被迫”投降。

而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兴登堡,宣称:“德军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更是将责任推给了魏玛政府,而不知情的民众,不仅接受了这一说法,而且更可怕的是,他们认为既然在一战中德军就能获得胜利,为什么不再来一次战争洗刷耻辱呢?

当然,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一战不彻底带来的“后遗症”。如果当时协约国军队像二战时期那样,排除万难打进德国,在柏林签署投降书,德意志民族才能彻底认识到,战败是因为实力上的不济,从而打消再次发动战争的念头。

所谓的“国仇家恨”,在德国人身上再次得到了体现,只有对其他国家的复仇,才能报自己的家恨。尽管都是战后重建的国家,但民族情绪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既可以让战后20年的国家迅速崛起,又能迅速走向灭亡,只怪某一个人是不全面的。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