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的文化与科学: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樱花高洁典雅,也引伤春之情。与樱花同属蔷薇科的,还有一大批春天开花的木本观赏植物,容易混淆。要判断目标是否为樱花,不适合通过花色、花瓣数目、花期、开花时是否有叶等特征来辨识。

撰文 | Ferula

2020年伊始,全世界都在迎战严峻的考验。南邦红焰,西域飞蝗,地球面向人类摆出了各种考题。中国作为主战场之一,与瘟疫展开激烈对决。

疫情来势凶猛,战疫困难重重。在战斗的最前线,湖北武汉,几朵红樱已跃上枝头。诗言:“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武汉大学校医院门口的早樱已然盛开(图源:微博@武汉大学)

深山有木问闺名

樱花是深受欢迎的观赏花卉,据《樱大鉴》载起源于喜马拉雅地区,后来在东亚特别是中、日等国广泛栽培。

我国樱花栽培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即有记载(扬雄《蜀都赋》:“被以樱、梅,树以木兰”)。

樱花在分类学上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为落叶乔木或灌木。该属有两个亚属,即典型樱亚属Subg. Cerasus和矮生樱亚属Subg. Microcerasus。一般所言的樱花为典型樱亚属中用作观赏者。

矮生樱亚属也有部分植物有观赏价值,但形态与日常所言樱花差别较大,如郁李C. japonica。

单瓣和重瓣的郁李C. japonica(上: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下:摄于武汉大学,2019.3.28)

本属果实为肉质多汁的核果,有些种类有优良的食用价值,如樱桃C. pseudocerasus和欧洲甜樱桃C. avium。

有些种类的果实味道不甚佳,以赏花为主,如东京樱花C. yedoensis。

樱桃花其实也很美丽,但其主要用途是食用,较少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品种选育也定向于果实的性状,因此其花较少为人关注。

樱桃C. pseudocerasus(摄于武汉大学,2019.3.14)

东京樱花C. yedoensis的果实,味道微苦(摄于武汉大学,2019.5.17)

百花次盛香满林

樱花的物种种类有百种之多,论品种计则有超过三百种,是观赏花卉中的一个大家族。

樱花花期多在春季(高盆樱桃C. cerasoides在原产地花期为冬季),花色和形态各异,有些种类先叶开花,有些花叶同开。

武汉在园林上对樱花的应用很广,各大公园基本都有樱花栽培,还有东湖樱花园这样的专题景点,每到春季游人如织。

武汉大学也以樱花闻名。据笔者在2019年的不完全统计,校园内栽培的樱花至少在19种以上。

开花最早的是校医院附近的红花高盆樱桃和钟花樱桃,2月底开放。

红花高盆樱桃C. cerasoidesvar.rubea(摄于武汉大学,2019.3.12)

钟花樱桃C. campanulata(摄于武汉大学,2019.3.12)

武汉大学樱花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日占时期,经历了“起源之樱”、“国耻之樱”、“和平之樱”、“美丽之樱”四个不同发展时期,直到今天成为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武大校园文化的象征之一。

盛开的樱花激励着莘莘学子不忘国耻,发愤图强,同时劝勉着人们爱好和平,友好交流。

校园栽培最多,也是最著名的是东京樱花C. yedoensis,“樱花大道”两侧栽培的即是本种。

往年3月,被盛开的樱花环绕的樱园建筑群都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海内外络绎不绝的游人。

东京樱花C. yedoensis与其背后的樱园建筑(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夜间的东京樱花C. yedoensis(摄于武汉大学,2019.3.25)

除东京樱花之外,武汉大学校园其他比较著名的樱花还有垂枝大叶早樱C. subhirtellavar.pendula和大岛樱C. speciose等。

前者主要分布在枫园宿舍区,后者主要栽培于樱园及八一路。

此外校园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樱花,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二月下旬直到四月上旬基本上能开花不断,将学子包裹在樱花飞舞的氛围中,也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赏樱胜地。

垂枝大叶早樱C. subhirtellavar.pendula(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大岛樱C. speciose(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芳英自是含情物

樱花作为历史悠久的名花,在中日两国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樱花白洁如雪,迎春开放,是一种高洁、典雅、美丽的意象(南朝王僧达:“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

同时樱花娇嫩易落、花期短的特点又将其与惜春、伤春之情联系起来(南唐李煜:“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有些诗人借樱花的辉煌对比自身,伤感时光流逝(唐白居易:“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也有人借樱花的不幸感叹自身遭遇(宋周弼:“花开几朝今始见,人折人攀那得知”),总之多将樱花看做美好易逝之物。

椿寒樱Cerasus'Introrsa(杂交品种,亲本为钟花樱桃×樱桃)(摄于武汉大学,2019.3.12)

日本将樱花视为国花,其文化内涵与我国有些不同。

幕府以来,樱花被视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征。

《古今和歌集》的樱歌中,樱花作为“无常孤独”的象征较多,大部分表现的是四层内涵,第一是爱情的无常,第二是美好东西的易逝,第三是不被人赏识,第四是孤独。

也有些日本作品中用樱花代表日本人的集体意识或貌美女子。

日本晚樱C. serrulatavar.lannesiana“普贤象”(摄于武汉大学,2019.3.30)

日本晚樱C. serrulatavar.lannesiana“郁金”(摄于武汉大学,2019.3.30)

随风落尽有谁识

蔷薇科包含了一大批春天开花的木本观赏植物,如桃、李、梅、杏、梨、海棠等。

很多人难以区分这些花的区别。这里简单介绍一些樱花的特征,以便读者赏花之需。

由于樱花种类丰富,形态多样,这里并不准备详细介绍具体品种的特征,只简单描述樱花这一群体的共有特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栽培变种之间的差异,不适合通过花色、花瓣数目、花期、开花时是否有叶等特征来判断目标是否为樱花。

山樱花C. serrulata(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从花的特征上看,樱花与桃、杏等花相比有较长的花梗(可想象结实后的樱桃),花序常为2-4朵聚生的伞房花序(桃等多为单生的花)。

与海棠、梨等相比,樱花柱头只有1个,后者常有2-5个,且樱花花药较小(梨花花药大而颜色深)。

同时樱花的花瓣先端常有缺刻,也可作为标准之一(但不可以此作为唯一标准)。

崖樱桃C. scopulorum(摄于武汉大学,2019.3.21)

从花后的营养器官上看,樱花树皮灰白色,常有横生皮孔,外观上看为树皮上出现横纹。

叶片边缘有锯齿或重锯齿,平行叶脉多而明显,初生叶片沿中脉对折。

叶柄常有托叶宿存,花序梗基部有苞片包裹。

叶柄常可见两个圆形或扁盘状腺体。锯齿、托叶、苞片上也常有腺体,但很微小,不细看难以察觉。

果实特征为樱桃形的核果,特征相当明显,不再赘述。

读者亦可结合这些特征,翻阅前文的图片比较查阅,待到赏花之时必有所收获。

东京樱花C. yedoensis的叶(摄于武汉大学,2019.5.17)

樱花是春的使者,春天代表着温暖和希望。

参考资料

[1] 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八卷)[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1986.

[2]黄德明.从武汉大学樱花建园谈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和文化性特征[J].园林,2019(10):54-59.

[3] 陈永岐.中日樱花文化的相同点与相异点——以文本作为分析对象[J].人民论坛,2016(20):126-128.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略有修改。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