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鸟类在蛋壳中就开始“锻炼”,它们有何目的?

       蜂巢寄生鸟类和宿主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每分钟的胚胎活动率。

当地时间10月27日,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论文称,通过一项针对多种鸟类胚胎的研究,他们发现一些巢寄生鸟类的胚胎在蛋壳中的活动比普通鸟类更多,这使得它们在孵化时更加强壮。

巢寄生鸟会在宿主鸟的巢穴中产卵。一旦孵化,巢寄生雏鸟便开始盘算杀死宿主的后代,以确保自己获得更多的营养。以普通杜鹃为例,当其他物种的宿主雌鸟下好蛋、外出寻找食物之时,杜鹃便会迅速俯冲至其巢穴,快速下一个蛋。这样,在宿主雌鸟返回后,便会像哺育自身后代一样,抚养杜鹃的孩子。

杜鹃的胚胎比宿主的胚胎成熟得快,因此孵化得也更早。一旦孵化,羽翼未丰的杜鹃雏鸟便会将其他蛋推出巢外,确保自己得到“母亲”的充分关注。但这些雏鸟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来完成一件难度系数如此之高的任务?要知道,这就好比人类婴儿推动了一颗巨大的保龄球。

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研究小组共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14种鸟类的437枚蛋,其中部分来自巢寄生鸟类。每颗蛋在孵卵器中孵化时,研究人员会用专门的设备测量蛋壳内部的胚胎活动。

结果显示,相较于普通鸟类胚胎,巢寄生鸟类胚胎在蛋壳中的活动更多。这也使得它们的肌肉更加强壮,强壮到足以将其他鸟蛋推出巢穴,在用餐时把作为竞争对手的雏鸟推开,甚至将它们啄死。

科界原创

编译:花花审稿:西莫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期刊编号:0962-8452

原文链接:https://phys.org/news/2021-10-parasitic-bird-embryos-egg-stronger.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