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的苍蝇,如何帮助警察侦破命案?

1994年,有一本小说悄然问世,书名为《尸体农场》。

虽然这本小说没有走上热销排行榜并很快淹没在浩瀚书籍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尸体农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之所以称之为“尸体农场”,因为,如果你有机会走进这个地方,你会发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在树荫下、草丛中或溪水旁,随处可见不同腐烂程度的尸体,恶臭的气味刺鼻难闻,而飞来飞去的苍蝇则盘旋在尸体附近。

但这一切不会引来警察,因为这里不仅是合法的存在,还为许多扑朔迷离的刑事案件提供着宝贵的理论依据 。

▲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尸体农场”

这类农场最初由威廉姆·贝斯博士创办于1971年,目前美国有三所大学拥有这样的实验场所,其中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的实验场是世界上惟一一个用于研究尸体腐烂程度与昆虫关系的地方。

人类研究昆虫的历史不算短,并且也发现了昆虫和人之间存在的诸多秘密。比如,1902年,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在蚊子体内发现疟原虫,从而认识到蚊子能在人类间传播疟疾。

▲吸食人血的蚊子

19世纪,一位法国医生在研究昆虫生长周期时,猛然意识到,尸体上出现的昆虫可以帮助法医确定尸体的死亡日期。

这个想法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1935年,英国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命案。

九月的一天,一名女子在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处河边发现了一截被肢解的手臂,随之警方到达现场,并在附近找到了七十多块尸体残骸。

法医在检查后,只能确认是两具女性尸体,而如何进行下一步调查,警方毫无头绪。他们唯一能抓住的线索,就是尸体上密密麻麻的蝇蛆。

侦查人员抱着一线希望,把蝇蛆样本交给了爱丁堡大学的昆虫学家亚历山大默恩斯博士做进一步研究。

这个无奈的举动意外成就了一项突破性的创举,也让这起案件成为人类近代史上将昆虫与命案关联并纳入科研体系的首创。

事实上,从昆虫发现命案线索,我国早在宋代便已有记录。

《洗冤集录》记载,1235年,法医宋慈遇到一个棘手的案件,受害者被人用柴刀砍死,但人们找不到任何破案的线索。宋慈命令所有村民把自己的柴刀放在地上,虽然所有柴刀表面上都看不出一丝血迹,但宋慈却注意到,其中一把刀上不断地停有苍蝇。

宋慈推断,苍蝇喜好难闻的气味,这把柴刀上必然有什么东西在吸引苍蝇,于是就把持有这把柴刀的人拿来问询,做贼心虚的凶手眼看败露,很快就承认了罪状。

▲大宋提刑官剧照

1894年,法国昆虫学家让皮埃尔梅尼安在他的著作中论述了尸体在自然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与尸体上昆虫生长状态的关系。

这个过程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人体心脏停止跳动后,身体各组织细胞无法再接受氧气。

三到七分钟内,脑细胞率先死亡,这就是所谓的脑死亡,而骨骼、皮肤细胞还会继续存活几天。由于血液只能聚集到身体较低的部位,因此人体看起来会非常惨白,并逐渐出现尸斑。

死后三小时,尸体开始变得僵硬,到十二小时后才会彻底凉透。24小时内,人体的热量会全部散失,36小时到72小时,尸僵又会慢慢消失。

在这个过程里,胰腺等器官的酶会主动分解器官,尸体就开始发臭了,释放出甲烷、硫化氢等气体以及口鼻流液。这些气味能吸引远达16公里开外的丽蝇。

因此在大多谋杀案中,丽蝇也被看作是最先发现并到达尸体的昆虫。

抵达尸体后,一只丽蝇能迅速产下两百多枚卵,这些蝇卵的生长发育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有着明确的时间规律。

所以一旦丽蝇在尸体上产下了卵,就相当于按下了计时器,只需要知道环境的温湿度就能根据蝇蛆的生长状态倒推遇害者的死亡时间,误差可以精确到小时。

▲红头丽蝇特写

在1935年爱丁堡的命案中,警方根据失踪人员调查,最终锁定为卢克斯顿家中失踪的妻子与女佣。

卢克斯顿是一名颇有声望的医生,当警察将其妻子与女佣被杀害并抛尸河边的噩耗告知他时,他却表现得相当镇定。

最终,默恩斯博士根据尸体上蝇蛆的生长形态,并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将死者的死亡日期推定在9月16日当天。卢克斯顿宣称自己当天在外出诊并不在爱丁堡,但警方围绕16日展开调查后得到一个确切消息,这一日他开车撞上了一名骑自行车的人并肇事逃逸。

英国法庭上第一次有丽蝇及蛆虫出庭作证,卢克斯顿1936年5月被处以绞刑。案情也最终大白天下:卢克斯顿因怀疑妻子出轨而将其杀害,这个过程恰巧被女佣撞见,他又将女佣杀人灭口,最后在家中分尸并抛尸野外。

默恩斯利用蝇蛆推断死亡时间也成为法医昆虫学的标杆。

如今,尸体上出现的昆虫不仅能协助侦查人员推断死亡时间,甚至能提取昆虫体液判断死者是否中毒以及分析出是何种毒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是因为有人在不断努力,才会让正义终究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