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为什么病毒还不知道杀死宿主等于自杀呢?

人类和病毒抗争是一段血泪史,有些病毒已经被我们征服并载入史册,有些病毒我们至今还拿它们没办法。

纵观人类传染性疾病,我们会发现有些病毒十分温和,比如普通的流感病毒,有些病毒则来势汹汹,最严重的会杀死宿主,比如埃博拉病毒。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病毒要依赖宿主生存,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它们怎么还是会不停杀死宿主呢?

流感每年都会出现,而埃博拉却不常出现,从这方面来看,流感病毒似乎比埃博拉病毒成功许多。

进化的随机性

如果一种病毒能够在第一个宿主死亡之前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对它而言并不是致命的,只要仍然可以传播,进化很难让它降低致命性。

然而,如果一种假想的病毒消灭了它唯一的宿主,那么两者都会灭绝。

比如14世纪的黑死病毒株(鼠疫耶尔森氏菌)毒性太大,所以现在基本已经灭绝,而现代毒株产生的症状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止另一种致命毒株再次出现,因为病毒一直在进化,而灭绝只是进化的一部分。

进化是完全随机的,没有目标,所以如果一种病毒进化出一种使它灭绝的特征,那也是完全可能的。

还有其他宿主

另外,许多致命的人类病毒是非致命的动物病毒,或者说被杀死的宿主并不是这些病毒的唯一宿主,它不会因此灭绝。

这些病毒很可能演变出感染其他动物而不是杀死它们,但在人类中,它要么杀死宿主,要么自己死亡,并且不会传播。

许多病毒都是把动物作为主要的宿主,在人类中传播的病毒并不多,单独在人类中传播的病毒很可能都灭绝了,比如天花病毒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动物宿主,所以被我们成功消灭了。

人类有时只是一个没有出路的宿主,在那里,病毒偶然演变出感染我们,而不是通过我们生存下来。

最后

人类也在进化,疾病导致的死亡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并不是所有感染黑死病的人都死亡了,幸存者也因此传播了他们的基因,某些黑死病免疫基因在曾经受鼠疫影响的地区更为普遍存在。

据说10%的欧洲人对艾滋病毒免疫,这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祖先在鼠疫中幸存下来基因的一些“副作用”。

进化没有计划和方向,这是一个会犯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