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睡觉是否可以看成是死亡?而第二天进入了平行世界?

为什么人们每天的睡觉,不能看成是一次死亡?第二天的醒来实际上进入了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死亡和睡觉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人的一生也只能死一次之后烟消云散,而睡眠就需要每天都有,这是生物体需要的一种状态,就像是一台机器用久了需要休息保养一下,这和报废死亡完全是两个概念。

总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睡觉实际上是死亡,我们第二天清醒是来到了平行世界,科学虽然需要大胆的设想,但也需要严谨的验证。这种想法可以说足够大胆,但实际上就完全是胡言乱语,更不用说验证了。

生物体不能无端的活蹦乱跳,我们只要运动就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来源都是通过我们每天的进食来获取,之后身体把食物分解吸收,有用的分子被吸收进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无用的物质排出体外。可以说身体一直处在繁忙的劳动中,尤其是主要的脏器。

因此我们每天都需要睡眠,睡觉占去了我们一生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例如我们的肝脏就可以开始排毒,而大脑进入低活跃期,这个时候脑脊液会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废物杂质,熬夜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傻”,这可能就是原因。因为不睡觉熬夜,脑脊液就不能及时的清理大脑里的废物和杂质。而死亡就是机体彻底的失去了活性,变成了一堆物质,漫长时间下就一切烟消云散回归大自然。

平行宇宙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内容,当然目前无法确定其真实存在,只是存在于理论中。我们可以用薛定谔的猫来理解平行宇宙,在一个密闭盒子中一套装置、一只猫,这只猫被致死的概率是百分之五十。因此说在盒子尚未打开之前,我们无法确定出猫的具体状态,只能假定它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在打开盒子后我们可能会看见一只活蹦乱跳的猫,也可能看到一只死去的猫。这两种结果如果按照平行宇宙的说法来看,那就是它们都存在,打开盒子的那一瞬间决定了我们进入某个世界,而在另外的一个世界就是另外的结果。

哥本哈根派对于量子力学进行了诠释,虽然爱因斯坦挺反感哥本哈根派的这一套言论,但不得不说他们是正确的。量子处于叠加态,是多种结果的叠加,每一种不同的结果就是一个新的世界,当量子被观测之后坍塌成某一种状态,这也就是在我们的选择下进入的某一个平行世界。当然了多重宇宙论目前还算不上科学,更多的是一种幻想,更多的出现在科幻作品的桥段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