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者的血清为何能救治其他人?单克隆抗体又是什么?

先解释两个名词:

血浆:我们抽血首先得到的是血液,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去除细胞成分(比如红细胞、白细胞等等),得到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叫做血浆。

抗体:人体免疫系统在受到抗原(比如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刺激后,可诱发免疫反应,使淋巴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可以识别和标记特定的抗原物质,使得病毒失去感染活性然后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掉。

人体激活特定的免疫反应需要时间,这就导致一些人在还没有产生大量抗体时,就被病毒彻底侵占了;而对于新型肺炎刚治愈的人来说,体内就会存在大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如果把这些抗体提取出来注入其他病重患者身上,同样可以起到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抗体可以人工合成吗?

可以!比如单克隆抗体技术,由科学家Milstein(英国)和Kohler(德国)发明发明,他们因此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

早期人工产生抗体的方式,是把适量的抗原物质注入动物(比如马、羊等等)体内,待动物产生抗体后,抽取血液分离出包含抗体的血清,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众多缺点,比如会引发人体的排异反应、抗体不纯、无法来连续生产,成本相当高等等。

于是体外培养抗体的技术变得相当紧迫,原理是我们可以把被激活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从而产生抗体,但是淋巴细胞无法在体外无限增殖;在1975年,Milstein和Kohler发明了一种方法,把能分泌抗体的淋巴B细胞,与能体外无限增殖的骨髓肿瘤细胞进行融合,得到能体外无限增值且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融合细胞,大大提高了抗体的制备效率,这就是单克隆抗体技术。

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非常难,单克隆抗体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对于大规模的传染病还无能为力;理论上消灭病毒最佳的办法,还是要让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也就是注入疫苗(疫苗本身就是灭活或者低毒性的病毒体),但是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很快,疫苗研制的周期又太长,所以科学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