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从一个神父之死,到爱情的甜蜜节日,它经历了什么?

情人节:从一个神父之死,到爱情的甜蜜节日,它经历了什么?

相传在公元3世纪的罗马帝国,当时的皇帝强征男子从军,并严禁他们结婚,以增强战斗力。但是,一位名叫瓦伦丁的神父不顾禁令,秘密的为别人主持了婚礼,结果被逮捕,并于公元269年2月14日实施了绞刑。为了纪念瓦伦丁的勇敢精神,人们便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纪念日,称为圣瓦伦丁节。

情人节的发展普及,离不开一位叫乔叟的著名英国诗人。他在诗歌《百鸟议会》中写到,“因为这是‘圣瓦伦丁节’,每种鸟都来到这里选择他的伴侣。”乔叟第一次将瓦伦丁与美丽的爱情联系到了一起。从此,“圣瓦伦丁节就是情人节”的说法,开始渐渐被接受。

(乔叟像)

到了17世纪,英国的爱情大师莎士比亚出现了。他在《哈姆雷特》中写到:“你可以疑心星辰只是幻影,你可以怀疑太阳朝升暮落,你可以疑心真理只是谎言, 你却不能怀疑我在爱你。”

莎士比亚写了大量与爱情有关的作品,正是在他的宣传下,情人节的爱情主题更加明确,并且从英国推广到了欧洲广大地区。

(莎士比亚)

19世纪,英国巧克力巨头吉百利公司,革新技术,制造出了心形巧克力。公司还创新出一个新的商业促销手段:鼓励大家在情人节送心型巧克力。这渐渐成为一个习惯和传统,巧克力变为了情人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13年,美国的贺曼公司推出了情人节贺卡,又推了情人节一把。在贺卡出现之前,情侣们只能交换表达爱情的手写笔记。有了情人节贺卡,就更方面情侣们表达感情了。

“以爱之名”,情人节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改革开放后,情人节在我国也慢慢升温,成为了情侣们最期待的节日。到了情人节,情侣们通过互赠礼物、共进晚餐和在网络上互赠祝福表示互相之间对爱情的承诺。

(情人节贺卡)

不同国家,情人节的习惯也各有不同。

在意大利,女孩绝不容许男孩用玫瑰花和巧克力打发一天,而是要和男孩参加各种以爱情为主题的展览、音乐会和观光活动。她们会来到著名的情侣之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在著名的朱丽叶爱墙,留下两人甜蜜的祝福。

(朱丽叶爱墙)

在荷兰,情侣们会选择适合的花送给自己最爱的人。除了花,荷兰的情侣们还会互送一双漂亮的传统木鞋作为庆祝。

在日本,女方会送给心爱的男孩情人节巧克力,称为“本命巧克力”。有时,也会送给普通朋友巧克力,那只是礼节性的赠送,称为“义理巧克力”。

随着情人节的普及,情侣们可能是受不了一年只有一次的“示爱”机会,又创造出了更多的“情人节”,如白色情人节,七夕情人节,拥抱情人节等等。

当然,情人节并不是一直都受欢迎。由于过于商业化、给单身族造成压力、有引导学生早恋嫌疑等原因,情人节受到了不同程度抵制。美国曾推出“反情人节”贺卡,上面写道:“情人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爱的气味,它让我想吐”。

但反对只是一小部分人,至今为止,大部分人还是很欢迎情人节的。今天就是情人节,祝各位情人节快乐。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97篇作品,营员“慕和”的第32篇作品)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