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被称为军神,为啥尊称粟裕为战略家?

刘伯承是我党我军的重要将领,是我军的军神。率领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的心脏。作为军神的刘伯承在1949年就称同为我军将领的粟裕为“中国战略家”,这是什么原因呢?

跟国民党派系林立,互相攻击不同。我军更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刘伯承在1949年《人民日报》中,就这样称赞粟裕:“粟裕同志智勇深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刘伯承元帅能这么称赞粟裕,当然是因为中野和华野长期合作作战。在“中原突围”后不久,中野就开始挺进大别山,牵制国民党大军在山里面团团转。为了减轻中野的压力,党中央军委要求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为刘邓大军减轻压力。粟裕主动承担责任,果断发动沙土集战役,消灭了国民党57师九千多人。有力的为中野在大别山中的战斗减轻了压力。蒋介石没有办法,只好从战斗激烈的大别山和山东调集四个师兵力,很好的配合了山东和大别山战场。

除了配合的好,粟裕对于大战略的把握也很到位。在国民党全面挑起内战后,解放区面临严重的威胁。一开始,大家都希望在外线歼敌,保护解放区的安全。而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苏中战役的实践,证明了外线转内线的重要性。果然,中央军委将苏中战役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最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在解放区老百姓的配合下,我党我军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敌人得到的只是一座一座的空城而已。

除了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淮海战役粟裕也提出独到的见解。在济南战役结束后,粟裕也认识到了国民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解放军全面反攻解放全中国的时机已经到来。粟裕就向中央建议,发动淮海战役。果然,中央军委回电:“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举行淮海战役。”事实证明,粟裕的见解很正确。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个个畏敌如虎,被我军逐个击破。毛主席戏称,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

粟裕除了战略眼光独到,打硬仗也绝不含糊。在豫东战役期间,刘伯承都承认粟裕的“胃口”相当好。当时睢杞战役期间,国民党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邱清泉兵团全都在河南。大部分人认为,可以对三者进行战略分割,然后寻机歼灭。而粟裕胃口相当好,直接趁区寿年和邱清泉拉开80华里距离时候全力进攻区寿年,还阻挡邱清泉兵团无法前进,最后全歼区寿年二十万人。

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就受到中央盛赞:“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而长期与华野配合作战的中野,当然清楚华野打仗风格。刘伯承元帅称赞粟裕为“中国战略家”,二人都是用兵如神,英雄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