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企业里为什么也会产生腐败?

一般认为,腐败与寻租只会诞生于公职人员及权力部门。

其实,在私人企业中,高管、采购、项目审批的贪腐、回扣、权力寻租、以权谋私、以权谋色以及权钱色交易,也无处不在。

有权力,就有收益;有收益,就有成本。而腐败,也是一种成本。

从法学来看,腐败是犯罪问题;从伦理学来看,腐败是道德问题;从经济学来看,腐败是成本与收益之间度量的经济问题。

我们对腐败恨之入骨,老板为打击腐败而伤透脑筋。

但掠过道德的高地,透过法律的刚性,我们才能打开明灯,照亮腐败的阴暗面,看到更加真实的人性。

在腐败面前,在违法面前,在犯罪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所谓的道德完人。

有的只是成本高低、收益大小的考量。

现实中,公司职员,人人都在寻租,或多或少。

现实中,老板打击腐败,也默许寻租,甚至纵容和利用腐败。

与公职人员相比,私人公司的腐败,是一组成本线之下的生产函数。一旦突破老板的成本上限,就变成一场危险的犯罪游戏。

一般认为,腐败多发于公职人员及公共部门。公权力,本质上是公共用品。公共用品,不是按市场交易来分配,而是按人为设定的规则来分配。

如此,越接近公权力,机会越大。或占便宜,搭便车,职务侵占,以权谋私;或监察成本高企,公共用品的供给效率与质量偏低。

作为私人部门,企业遵循市场法则,公平交易,价高者得,一分钱一分货,没法占便宜。

科斯定律说,只要产权明确,市场将最终走向帕累托最优,不存在贪腐损失。

但是,为何现实中私企员工也腐败频发呢?

其实,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不同,属于一种特殊的市场。

去商店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搞定;去快剪店理发,头发剪完,服务结束,扫码付款走人。这些市场契约达成简单高效、成本低廉且易于监督。

但购买(雇佣)劳动力就没那么简单了。比如雇佣一个佣人干家务、照看孩子,佣人的时间、体力、智力以及劳动产出,全部都在他自己身上。佣人花时间精力每天照料孩子,打扫卫生,购买家用,交付劳动成果。月底,雇主支付劳动工资。

这种交易的成本较高,且富有隐蔽性。

佣人在提供劳动服务的时候,可能出现寻租问题。比如,偷懒,磨洋工,挑肥拣瘦,挪用买菜钱,不细心照料儿童,甚至打骂儿童,给幼儿喂安眠药。

这些行为,都是私人部门的权力寻租,会大幅度提高交易费用,如检查成本,贪污损失。

有些雇主,出于谨慎会在家里安装探头,以监视雇员;设置会计核销账本,以防止雇员贪污。

但如果雇佣一群人搞生产,这事就更复杂了。

先得注册一个公司,雇佣会计、采购、质检、仓管、人事、销售、车间工人,负责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客服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由于资本密集,而劳动分散,资本容易对劳动构成垄断。但是,反过来,资本与劳动是“一对多”的关系,雇主无法与每一位劳动者签署不同的合同,确定不同的契约内容,也难以监督每一个雇员的工作。

为了防止员工寻租,雇主就不得不成立一个组织即私人企业,制定统一管理制度;雇佣一批管理者,监督和激励员工;同时,还得设立监事岗位,监察管理者。

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用人出问题,就容易引发员工寻租。

在20世纪之前,工人寻租问题极为严重。当时的工人“磨洋工”、怠工现象极为普遍,工人担心工作干多了,可能会使自己失业,宁愿少生产而不愿意多干活。资本家对此极为恼火,对待工人粗暴蛮横。资方与劳动的矛盾很尖锐。

拿着工资,不干活、少干活;工作时间拍拖、聊微信、刷微博、逛淘宝,都属于寻租行为。

19世纪末,工人出生的美国人泰勒开始琢磨怠工问题。1881年,在米德韦尔公司,他尝试了金属切削试验。

通过三万多次实验,耗时26个月、80吨钢材,他确定了机床、钻床、刨床等工作的最佳时间和刀具,获得了最佳加工效率。

1898年,这时泰勒已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他帮助伯利恒钢铁公司完成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他给每一个岗位都确定了精准的劳动时间以及动作,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

这个研究的成果是惊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1911年,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掀起了科学管理革命,成了一代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旨在解决员工寻租问题,主要是怠工。

他将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确定每一个流程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操作的标准化的动作及时间,以防止工人偷懒。

1913年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此后,工人的岗位、动作、时间,都与流水线标准化地匹配。流水线速度越快,工人的操作动作必须越快。

此时,工人被“机械化”了,被机器“绑架”了。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分工时就提到过,分工可能导致智力退化。于是,斯密和泰勒都遭到了批判。

泰勒还将职能管理从具体的劳动中分离出来,设置了包括经理、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等职务的“计划职能式”科层管理结构。这种组织结构至今仍然被大部分公司所沿用。

泰勒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计件工资。

1895年,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发表了《计件工资制》。

他建议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他认为,每个人的工资应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而不是按他的职位来计算。

这一点,抓住了劳动市场的本质。

在此之前,雇主将雇佣对象界定为劳动者的时间。因为工业时代,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动时间与产出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于是,资本家想尽办法增加劳动时间以提高产出,而劳动者尽可能“磨洋工”。

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小穆勒都坚持劳动价值论,将劳动时间视为商品价值的核心。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工资上涨,刺激生育率上升,劳动供给增加。”

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斯密的预测是错误的。为什么供求定律失灵?

其实没有失灵,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提供的不是劳动人数和时间,而是劳动产出。生育率下降,劳动人数减少,但劳动产出未必下降。因为智力劳动起作用了,正如一个爱因斯坦顶百万雄师。

所以,计件工资,抓住了劳动产出这个核心。你给我制造出多少产品,我给你多少钱。至于你是否偷懒,是否泡妞,工作八小时,还是十二小时,我不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两不相欠,各得其所。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

如此,寻租问题似乎迎刃而解。

泰勒的科学管理应用到了很多大型工厂中,托拉斯企业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这震惊了当时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市场是最高效的,他们没有想到托拉斯内部的计划也如此高效。

1890年,美国颁布《反托拉斯法》时,其实经济学家并不支持,不少人都认可托拉斯的效率。

后来,伦敦经济学院毕业的科斯到美国考察托拉斯工厂,他被大型工业组织的计划效率震撼了。受泰勒和奈特的启发,科斯敏锐洞察到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即计划管理降低了交易费用。

但是,科学管理只是增加了寻租成本,并没有解决寻租问题。

首先,计件工资带来不稳定性。出于稳定产出的考虑,雇主必须支付基本月薪,以长期雇佣工人,而不是只雇佣不稳定的计件工人。

1886年芝加哥大罢工后,美国实行了八小时工作制,超过八小时工作,雇主要付出额外的报酬。这样雇主的用工成本可能增加,计件工资不一定划算。

其次,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比计件工资复杂得多。很多工作,尤其是管理、科研工作难以标准化,也无法实行计件工资。

第三,如何监察管理者,成了资本家的头疼大事。

管理者,既是资本家的代理人,本身又是劳动者。管理者手上拥有更大的权力,手握更大的利益,寻租的机会更大,寻租后果可能更严重,如职务侵占,掏空公司,吃拿卡要回扣,以权谋私、谋色,不作为、乱作为,等等。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内部也是由一组组市场合约构成的。但是,企业雇佣劳动者这种合约,在执行上并不完全遵循市场原则。劳动成果的交付,依赖于企业组织内部的计划、管理以及一系列的非市场化的经营活动。

所以,劳动力市场不完全遵循市场法则,无法做到帕累托最优。

本质上,这是一个权力体系。权力体系,遵循的是权力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市场法则。

公司从上到下,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高管,都拥有与职务相匹配的权力。权力,掌握在你的手上,你的脑中;资本监管无法面面俱到,更无法深入你的内心,劳动者占据主动权,拥有寻租的机会。小到上班时间私聊,开会时间开小差,大到侵吞巨款、任人唯亲,都属于寻租行为。

所以,令人遗憾的是,企业内部的腐败和寻租行为很难完全避免。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