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发现系外“新地球”!可能存在地外生命,人类该如何去?

昨天NASA官网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这颗天体有两点比较受人关注,第一点就是:这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体积和地球比较类似;第二点就是这颗系外星系处在其母星的宜居带上。

我们知道一颗行星上要想诞生生命,适宜的环境是必要条件。宜居带指得是距离恒星不远不近,可以保证行星上存在稳定的液态水,以及可以接收到适宜的恒星辐射能。对于太阳系来说它的宜居带就是地球所处的位置,金星和火星都处在宜居带的边缘。新发现的这恒星TOI 700周围就存在三颗行星,其中TOI 700d处在它的宜居带上靠近内边缘的位置。这颗系外行星体积比地球大20%左右,接收到的辐射能差不多是地球上接收太阳辐射能的90%。

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颗处在宜居带内的行星,但是体积和地球相当的仅有几颗而已,因此这次的发现还是很重要的。同时科学家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对恒星TOI 700持续观测,并没有发现这颗恒星活跃的活动,例如耀斑等几乎没有。而绕它公转的三颗卫星其中TOI 700d位于宜居带上,公转周期37天,同时这颗行星被中心恒星潮汐锁定,导致只有一面正对着恒星,因此即使处在宜居带可能也并不适合生命生存。

这颗位于剑鱼座红矮星距离地球大约是101光年,人类如果想要移居到它周围宜居带中的行星TOI 700d,人类该如何到达哪?

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很难去到100光年以外的天体,虽然这颗系外行星处在其母星的宜居带上,但是否真的适合生命生存无法确定。即使人类真的要离开地球、离开太阳系,这颗系外行星也不会是最佳的选择。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带着地球要去的就是4.22光年外的比邻星,实际上在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周围有行星绕其公转,并且也是存在宜居带上的,这才是人类未来移居的首选,当然了我们要清楚这颗行星距离中心红矮星较近,辐射等较强,生命生存也不会很适宜。

人类现在飞的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飞行了42年目前距离地球大约是220亿公里,大约还需要17600年才能飞出两光年直径的太阳系,那么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飞到新发现的这颗系外行星,那么理论上就需要176万年的时间,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智人开始算也才几十万年的时间。

要想进行星际航行需要改革能量利用方式,目前最可靠的可能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了,各国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其次如果人类可以寻找到理论上存在的虫洞,当然也是可以完成远距离航行的。如果把速度提高到无限接近于光速,那么由于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未来人类可以短时间内去这颗系外行星,当然这个“短时间”只是针对飞船内的人来说的,而地球上的时间并不会改变,会正常的流逝,这就会出现“飞船中一天,地球上一年”的情况。这也算是相对论留给人类文明的彩蛋吧!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