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标准”6舰空导弹

2014年6月19日,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DDG-53)在南加州附近的海域成功发射“标准”6舰载防空导弹。共发射了4枚“标准”6和1枚“标准”2,拦截了6个模拟目标。

6月19日,美国海军DDG-53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在南加州附近的海域成功发射“标准”SM-6舰载防空导弹

2014年6月19日,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DDG-53)发射标准-6导弹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DDG 70 发射标准-3导弹

“标准”6是一种典型的增程型主动制导防空导弹,可拦截几乎所有的空中目标,甚至攻击陆地目标,射程在370千米以上。“标准”6除了增程型主动制导防空导弹、弹体与“标准”2BlockⅣ类似外,还使用了雷锡恩公司的制导技术,比如主动雷达引导头改进自AIM-120空空导弹的引导头,攻击模式为惯性制导、飞行中段指令制导修正、飞行末段主动雷达寻的或者半主动雷达寻的等。“标准”6弹长6.58米,弹径0.34米,质量1吨左右,飞行速度为3马赫,大量使用“标准”系列成熟的弹体设计与现成的技术,这就为“标准”6在短短数年内完成试射并服役打下了基础。

“标准”-6弹长为6.58米,弹径在0.34米,质量在1吨左右,飞行速度为3马赫,大量使用“标准”系列成熟的弹体设计与现成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6使用了主动雷达制导模式,同时也可以实现半主动制导,发射后可不需要军舰对目标进行照射,即便超出了雷达照射范围也能凭借主动雷达引导头完成交战,这也是美国海军全力打造的海军一体化火控系统的示范,将各种作战平台探测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其它平台的引导也可以控制“标准”6攻击目标,实现超视距作战。

美国海军很早就意识到拦截巡航导弹的难点,由于舰载雷达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对掠海飞行的导弹类目标发现距离只有30~40千米,即便是最前进的“宙斯盾”雷达也无法破解这个问题,这就使得海军舰艇装载着大量的射程可达到200千米的远程防空导弹在面对掠海攻击的反舰导弹是有效拦截距离只要十多千米。由此美国海军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如何提升巡航导弹的拦截能力,并衍生出早期的协同作战模式,在该框架下本舰发射的防空导弹不需要全程使用本舰的舰载雷达,可以通过其它平台的照射进行制导,美国海军使用“鹰眼”预警机为“标准”6提供目标数据,使其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标准”6在2008年6月的第一次测试中成功拦截了BQM-74靶机,在2012年之前,“标准”6完成了包括制导测试、拦截飞行在内的多项关键试验,验证了弹体、发动机以及导航系统的性能。在试验期间,雷锡恩公司就开始低速生产“标准”6,首批19枚在2011年夏初交付,同时开展了第二批的生产。2013年11月,美国海军宣布“标准”6已经实现了初始作战能力,并装备“伯克”级驱逐舰“基德”号上,这也标志着“标准”6进入全速生产阶段。2014年7月,美国海军的消息透露最新型的“标准”6已经被正式命名为SM6BlockⅠA,并有望作为基准型扩大生产,SM6 BlockⅠA与此前的型号相比主要在制导系统上有些改进,比如增加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和部分制导软硬件。

作为一种低成本快速提升舰队打击能力的多用途平台,“标准”6甚至可以打击海上目标,如此优异的性能使得“标准”6的年采购数量有增无减,2014年财年海军有大约3.6亿美元的拨款用于购买93枚“标准”6,边改边装备海军舰艇,预计整个项目的采购合同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在2026年前采购数量将达到600枚以上。如果一切顺利,2015年美国海军的“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就有可能享受到“标准”6撑起的保护伞。



(本文由《兵器知识》杂志社提供)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官方微信(jskjqy)。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