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背书的小技巧值得get?

那些说期末考试都翻篇了就不要再提背书的宝宝,我只能跟你说,山水有相逢啊!背书这种事情不就是熬过了这个学期,还有下学期、下下学期在等着你吗~


回想记东西这件小事,打一个粗俗的比喻,你的大脑是个巨大的储存仓库,你的每一个记忆点和它对应的提取“代码”之间都连着一条“线”,而这条线结不结实、有没有搭对了地方则关系到你能不能成功把记忆点放进去再取出来——

像是某根“线”长短不对,记忆可能就被归错位;某根“线”稀稀拉拉,你想把记忆扯出来用时,它可能就啪嗒一下彻底断在仓库里面再也找不回来……下面要说的就是几个会影响我们“连线”质量(记忆编码效果)好坏的因素。

你是“醒着”干活吗?

还能不能好好干了?!不能干就滚去睡,睡饱再来!

这几乎就是我们能不能成功记住东西的前提了——开始背东西时,你必须要把自己的觉醒程度、兴奋水平调到最佳状态,确保你每时每刻都在“记”而不是草草看过、有点印象就算。

  1. 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边打哈欠一边揉眼睛的你和书本一点都不配哦!

  2. 每个人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背景音可以有,但你要知道那些亢奋热血的、带(你能听懂的)词的BGM其实更适合写(chao)作业而不是背书好么!真受不了太安静的,不妨选择像雨声之类的白噪音;当然,只爱无声世界的,你也可以备上一副消音耳机。

  3. 强行清醒,古有悬梁刺股,但活在现在的你可以不用这么拼,温和一点的滴眼药水、洗脸、太阳穴抹风油精、喝咖啡灌功能饮料、出门蹦达……哪个更好用,你不如挨个试试看。

  4. “灌鸡汤”大法,如果你需要长时间背书,还是准备些励志语录备着吧,“鸡汤”虽然喝多了有毒,但有些时候也真的很提神啊(摊手)。

以上,如果你还没醒过来,说明你真的该去睡觉了啊宝宝~

记忆也有VIP席

快递站扔了一地的包裹,和一个个排列整齐码放在货架上的商品,你更愿意去哪找东西?

我们的记忆库中也有“阶级差异”,既有简单打包粗暴放置的“快递包裹”,也有包装精美归类有序的“上架商品”,拉开他们差距的就是“加工深度”。#哪种更显眼更好找还用我说?

  1. 以万恶的“背诵全文”为例,我们的加工深度走向大致是这样的:看(写)、听(读)全文;在脑海中构建文章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内容;标志关键词句、梳理(拆解)文章总体(及分部)架构,分析出这样表述的优缺点……伴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记忆牢固的同时也会耗费我们更多的认知资源,而你要知道一点,不是每篇文章、每个句子都值得我们深度加工的,只有在保证记忆完整的情况下达到资源调配的最优化才能让你记的更轻松。


  2. 不得不背的单词。怎么确定你是真的记住了这个单词?从眼熟到熟识的大致走向:能认出这个单词、能读出来、能拼出来;知道它的常用含义、其他及衍生含义;知道这个词在不同句型、固定搭配中变换方式、该词的其他形态(及使用场景)、它的近义词(区别点是什么)和反义词(具体反的是哪个含义)……要想记得牢就往“深处”走,类似图形联想、情景构建、重复造句、词句替换等都是加深的记忆的不错方法。#相比“拖家带口”的大目标,“单身狗”的遗世独立只会让它一言不合就在你的记忆库里走丢。


  3. 体系理论类(政史地等带框架的内容)。套用一句你们听烂了的说辞,“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你要背的东西也是。例如史书上的时间轴、关键人物的生平经历(武则天于唐朝)、特定物件的盛衰史(鸦片于近代)、地域的文化发展迁移(山西于南北朝)等都是可以用来巩固记忆的砖石,用好思维导图能更方便我们梳理巩固。

只要你脑子还在运转,你存好的记忆就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好的是记下的内容会更加完整、合理,不好的则是你得要防止它“丢件”、“掉包”,所以光背书还不够,想要记得牢,勤复习可是跑不掉的哟!


33IQ,让你越玩越聪明的网站。

网站 33iq.com,公众号:每日谜题(ID:meirimiti)、33IQ网(ID:Sroan33iq),另有移动客户端可搜索“33IQ”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