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类能克隆出绵羊多莉,为什么就不能克隆一只恐龙?

其实,人类能克隆出多莉,而不能克隆出恐龙的原因,是因为DNA具有半衰期,超过一定年限的DNA,无法利用克隆技术还原出原本的样貌。

具体原因我们分析一下。

克隆多莉的方式

提到克隆,人们会认为非常科幻,一般科幻电影或者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其实克隆这个技术难度并不高,流程也不复杂,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是如何将绵羊多莉克隆出来的。

克隆其实是无性生殖,也就是不通过交配,即可完成的一项生殖活动。

具体的操作是找出3只羊,从其中一只羊体内取出一个卵细胞,并利用科学手段,将卵细胞中的细胞核丢弃,仅需要它的无核卵细胞,我们把这只羊命名为A,即供卵细胞羊。

再找一只母羊,我们把它命名为B,从B体内取出一个乳腺细胞,并从这枚细胞中将细胞核提取出,将B羊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并将它们融为一体。

去核卵细胞接收完整的细胞核后,会开始分裂发育成胚胎, 在胚胎发育一定程度后,再把这枚胚胎放在另一只羊雌性的子宫内,由它孕育出克隆羊。

这就是克隆的全过程。

我们知道,控制生物特征的是DNA,而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克隆羊的特征与提供细胞核的羊特征完全相同,如果提供细胞核的羊拥有蓝色眼睛,那么它的克隆后代也一定拥有蓝色眼睛。也就是说它的体型特征,基因测序与提供细胞核的羊完全一致。

人类为什么不能克隆恐龙?

看到克隆多利,我们就知道,想要克隆一个生物,至少需要3个条件。

卵细胞细胞核一只能孕育出该生物胚胎的雌性。而克隆恐龙最难的在于卵细胞和细胞核,我们知道,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物质是DNA,但DNA拥有半衰期,当一个细胞死后,它残留的酶就会水解DNA核苷酸上的化学键。

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他们研究发现,DNA的半衰期为521年,也就是说,每隔521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上的化学键会断裂一半,即使保存条件较好,DNA也会在680万年时间被完全分解,而如今距离恐龙灭绝,已经过去了6500万年。

还有卵细胞,如果说DNA具有半衰期的话,那么卵细胞的寿命更短,一旦生物死亡后,卵细胞也会在几个小时内丧失活性。

因此,人类无法提取出具有活性的卵细胞,和完整的恐龙细胞核。因此恐龙无法被克隆出来。

不过,现在有一些恐龙狂热爱好者分子,想要通过恐龙后代的获取细胞核,并用基因编辑的手段,去激活某些基因的片段,再利用克隆的方式,将这些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核放入到恐龙后代的卵细胞中,发育成胚胎后再移植到雌性的子宫里发育。

理论上,这种方式可以复活恐龙,但实际操作非常有难度。

我们知道,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基因会发生突变,染色体也会发生变异,再加上每条染色体上有非常多的基因,而目前为止,我们并不知道某个具体的性状是有哪段基因控制的。

我们举个例子,科学家研究发现,鸡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而鸡在体型、颜色之所以与恐龙完全不同,就是因为鸡的大多数基因发生了改变,甚至可能连染色体数量都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想要通过鸡还原成恐龙,那么操作的难度是上帝级别的。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鸡的体内保留着恐龙的基因,比如:长长的尾巴基因;牙齿基因;巨大体型基因....

但想要找到这些基因就已经非常困难了,更何况是将它们激活。

由此可见,人类想要复活恐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如此,现实中仍有一批科学家在研究如何复活恐龙,比如美国古生物学家霍纳,一直致力于研究将鸡逆演化恐龙的过程。《侏罗纪公园》就是根据他的研究猜想拍摄的电影。

但目前霍纳的研究进度非常缓慢。

总结

克隆虽然能够复制出完全一致的个体,但克隆生物并不是从无到有,它不能克隆那些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甚至已经灭绝足够长时间的生物。

除此之外,很多人会好奇自己可不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另一个自己,以备自己危机时可以有一套备用器官。从技术角度上,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但从伦理上各国都禁止实行克隆人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