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漏百出的“海鲜图鉴”乾隆爷都看得上瘾,为何我们也视若珍宝?

三百多年前,清朝的康乾盛世刚刚拉开帷幕一角。一位名叫聂璜的画家也开始了他在中国南部沿海城市的云游之旅,他一生追逐各种海产的足迹遍布浙江、福建等地。

他实地考察各海域水生物的种类、习性、形态,又将所见所闻绘图成册,再辅以文字记录下来。乾隆三十七年(1698)成书整整4大册《海错图》,收录了共计233幅图画,记录下371种海生物。

20多年后太监苏培盛从民间偶得此图册,将其进贡到宫中成为乾隆皇帝爱不释手的“科普读物”。然而如果把《海错图》当做一本科普读物,聂璜倒是可能会因为传谣转发超过500次而被请喝茶。

●《海错图》前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海错图》的“错”本是错综复杂的意思,最早出自《尚书·禹贡》中的“厥贡盐絺,海物惟错”。

聂璜几乎穷尽一生对大海生物的探索也确实让这本图册包罗万象,有着令人感到眼花缭乱的丰富“海错”。除了现实中见得到的海产品,像蛟、人鱼、海和尚等等传说中的生物也被根据“亲见者”口述或者文献描绘记录下来。

甚至连吸毒石、海盐,乃至于海市蜃楼这些非生命实体都被囊括在《海错图》中——在清朝人的眼中,“由海所生”的一切都应该算是海产。

●《海错图》中记载的海市蜃楼

从上面的海市蜃楼一图我们已然可以看出聂璜过人的绘画功底,但《海错图》吸引乾隆皇帝及后世研究者的关键,还在于聂璜对各种海产品细致入微的观察刻画。

以及……不时出现穿插在画册中的呆萌“灵魂画作”。

●聂璜《海错图》中的鳄鱼

聂璜笔下的鳄鱼活像一只科莫多巨蜥,这是因为他其实从未见过真正的鳄鱼。他在画作的上方用了长篇大论描述鳄鱼形态,并且说明了自己这幅画的来源:

他是根据一个去过安南国(今越南)见过鳄鱼的人的讲述画下这幅图的。文字记载描述者说鳄鱼“长二丈余,身有甲,四足短而有爪,口方而阔,尾不尖而扁”。

这样看来从实物到描述再到画作,似乎全都没有错。只是在信息的二次传递当中,越来越多的细节丢失,越来越多的想象被补充进去,就成了这个“呆萌”版的样子。

●聂璜《海错图》中的螭虎鱼

又如上面这幅“螭虎鱼图”,聂璜根据自己搜集来的文献画出了这种“头如龙而无角,有刺身有鳞甲,金黄色,四足如虎爪”的上古神兽。下文还煞有其事地说了“不可食,其皮可入药”及商人用它来假冒伪劣另一种更高级的神兽“蛟”的故事。

可以说不仅这图中的“虎爪”有点莫名可爱,聂璜认真的“打假”态度现在看来也是十分有趣了。

面对越不熟悉的物品,聂璜便会在图册中配以越多的文字描述,这能否算是他“严谨考究、忠实记录”的治学态度体现呢?

●面对常见的各类海产则配以简单的介绍及一首小赞诗

《海错图》的另一大亮点,是聂璜对于有机会接触到的海产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刻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海错图》第四册中基本为螺贝虾蟹四类生物,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聂璜的用心之处。不同种类蟹壳的斑点变化、不同种虾的触须长短、不同贝类的花纹形态都没能逃过他的双眼。

他的图册中用色精准,蟹壳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甚至是同种蟹不同成长时期的蟹壳变化也被观察到并记录下来。

●《海错图》中的各种蟹类

在《海错图》的序中聂璜写下了自己的创作心得:“每睹一物,则必图而识之,更考群书,核其名实;仍质诸蜑户鱼叟,以辨订其是非。”

每看到一个新的物种,必定先详细地画下它的样貌,接着从各种书籍考证核查,找出它的命名。最后还要询问渔夫等熟悉它的人,来辨别订正书里的说法。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考察,聂璜得到的结论尽管时有偏差,但也确实记录下了当时大众的一个普遍认知。而这正是传统博物学的做法:注重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探究,而非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

●《海错图》中“误载”渔民传说蟳虎鱼能吃大螃蟹的故事

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源于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的著作《博物志》(Historia Naturalis)。这种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的知识类型极为古老,像技术一样遍布所有文明地区。

《论语·阳货》中早有记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尽管没有“博物”学科,却早有“博物”的传统观念。

●海边贝类的种类再多 渔民们还是一一给其命名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博物学几乎是数理学科以外各学科的全部。不过随着生物科技发展到分子阶段,博物学在短短三四十年里变成了生物学的一个小分支——既然我们都可以探究到生物的本质,似乎外在的东西也就没什么吸引人的价值了。

但事实上,博物学是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的。

●熟悉各种植物的耕种及用途让李子柒变成独一无二的“网红”

我们今天的学生们,熟悉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叶绿体、液泡、质壁分离等等专业名词概念信手拈来,知识量不知道比前人们高到哪里去了。可是一走进田野中,别说田野了,走进菜市场大家也不认识各种植物的名字。

对大自然缺乏感情的人,很难真正意识到破坏的代价;对周遭环境缺乏认知的人,也很难获得丰富而美好的情感。而认识各种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的名字,甚至清楚它们习性从而成为一个“博物之人”,正是我们感知大自然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清宫海错图》 故宫博物院出版

《海错图笔记》张辰亮

《博物人生》刘华杰

《博物学视域下的<清宫海错图>研究》文/ 王嫣

《博物学:传统中国的科学》 文/吴国盛

《故宫海错图里那些海洋生物》 文/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