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生侃大唐之4:唐突战争

你好,又到了《陶生侃大唐》的时间。今天,要给您介绍一场唐突的战争。不过,所谓“唐突的战争”不是指这场战争打得冒冒失失,而是指的交战的双方。也就是唐朝和突厥。

(唐朝初年的政治格局)

上次我们说到,渭水之盟让唐太宗心里很不爽,时刻想着要好好教训下对方。好在,渭水之盟为唐朝争取了稳定局面、发展自己的时间。唐太宗轻徭薄赋、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他还很关心增加人口,提倡男女之间及时拍拖、结婚,对于鳏夫和寡妇再婚也很支持;又尽量招徕之前因为战乱而流落到边疆的人口。这么一来,人口有了些增加,经济也复苏了,兵源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而突厥这边的情况就不太妙。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乱收税,搞得内部离心离德。叛乱不断发生,所属的薛延陀、回纪、拔也古等部族都起来反抗。他们的反抗很猛,东突厥最精锐的几支部队都被打败,被歼灭了10万人。这时,老天爷又不帮忙。因为发生天灾,牲畜大量死亡,大饥荒就跟着来了。所以,反对颉利可汗的人越来越多。唐朝在与突厥的小范围对抗中逐步取得了恒安、朔方等很适合作继续进攻的军事要地。就这样,形势越来越有利于唐朝,全面征讨突厥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于是,大臣们都觉得可以出兵打东突厥了。但唐太宗觉得渭水之盟订立没几年,现在打人家是背信弃义。还是得等到对方有了实际的过错,才不会被人说成是没道理。

629年,唐太宗给薛延陀部族的首领送了一支鞭子和一把刀,表示鼓励。薛延陀的首领高兴坏了,觉得自己太受重视了。颉利可汗看看自己越来越孤立,就在8月提出和亲,愿意给唐朝当女婿(见《资治通鉴》193卷)。

但是,颉利可汗还在暗中支持一个叫梁师都的割据势力,让他暗中与唐朝作对。唐太宗一看,觉得这就是现成的机会啊:你既然已经称臣,还暗中支持别人和我对着干,这就是标准的“两面人”啊。打你没商量!与此同时,下面的报告也说明征讨的条件更成熟了。比如东突厥还是多次南下骚扰,自己作死。同时,内部矛盾重重、粮食奇缺,当地的汉人也盼望着唐朝快点打过来。

唐太宗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主将,带着柴绍、李勣等将领和十几万大军,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进攻东突厥。

(当年突厥领地的遗迹)

对于这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李靖深思熟虑,觉得仅仅打败对手已经不够,一定要把他们连根拔起,彻底除掉后患。经过李靖与众将的精心策划,决定来个“三箭连发”,进行连续攻击,让对方疲于奔命。

第二年正月,李靖亲率3000轻骑,出其不意地杀入突厥数万人的阵地,神不知鬼不觉就到达了颉利可汗的大营。一阵砍杀后,颉利可汗手下死伤惨重,被吓得惊慌失措。他断定李靖绝对不敢孤军深入。李靖之所以这么能打,一定是把唐朝的所有军队都带来了。如果这样的话,自己怎么打得过,还是赶快带人溜吧。这一溜不要紧,搞得手下人心惶惶,于是又有一些将领投降了李靖。

李靖成功地耍了颉利可汗一把,于是就乘势率领铁骑,一路风卷残云,占领了定襄(今天的山西定襄县);还俘虏了在突厥避难的隋炀帝的萧皇后和他们的小孙子。

这一下,颉利可汗更加不敢多耽搁,带人继续向阴山撤退。到这里,李靖这第一支“箭”攻击完毕。第二支“箭”柴绍又继续出马,接着给突厥痛击。没等颉利可汗喘过气来,第三支“箭”李勣又杀出来了。颉利可汗仓皇应战,大败而归,五万多人投降。

(西方人描绘的唐突战争的场景)

一看这形势,颉利可汗知道硬扛是不行了。于是,他就派出唐太宗的老熟人执失思力当特使,到长安去请罪、投降。

但唐太宗却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他知道颉利可汗反复无常,投降只是缓兵之计,无非就是想拖拖时间。等到春天到了,草儿长出来了,马儿吃得胖胖的,就乘机逃到漠北去。于是,他一方面派出使者,去安抚颉利可汗;却又让李靖继续进兵。

而李靖自己觉得:颉利可汗虽然败了,但手下人还不少,若逃到漠北,和当地部落联合起来,肯定立刻满血复活。再加上那里路途遥远,我想追都来不及。现在皇上准许他投降,他肯定没有防备,我若选精骑一万,带上二十天干粮去突袭,肯定能大获全胜。所以,他准备了一下,连夜起兵,又让李勣在后面接应。

经过大概两天的跋涉,李靖突进约400里,终于来到颉利可汗所在的地方。

而颉利可汗刚刚见完唐朝使者,他觉得唐太宗肯定给自己蒙住了。可是,万万没想到,李靖早已派手下大将苏定方率200骑为先锋,乘着雾色狂奔,已经到了离自己大帐只有6、7里的地方了。颉利可汗慌忙逃窜。老大一跑,全军大乱,被随后赶到的李靖杀得溃不成军,唐军歼敌约十万人,缴获各类物资无数。加上李勣又挡住了北逃的路径,颉利可汗就无处可走,最终被活捉。东突厥也彻底从地图上被抹掉了。

(李靖等血战突厥)

捷报从阴山脚下传进长安,举国欢腾。同年,唐太宗大赦天下,还在皇城顺天门的城楼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唐太宗还带着大臣、妃子、皇子们举行宴会。有些日子没公开露面的退休老人,太上皇李渊还亲自弹奏琵琶助兴,大家一直high到深夜。

不久,唐太宗见了被活捉的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唐太宗说:“你知罪吗”?颉利可汗恪守沉默是金的原则,一言不发。唐太宗一看,自己开始滔滔不绝,列出他滥杀无辜、背信弃义等五条大罪。唐太宗这番慷概陈词,吓得颉利可汗面无人色、汗如雨下。

唐太宗一看自己的话起作用了,就又继续加把火:“不过,自渭水之盟以来,你没有再大举入侵,还算知趣。今天就饶你不死,但从今以后,必须要改邪归正。” 颉利可汗没想到还有这好事,赶紧磕头谢恩。

最终,唐太宗封颉利可汗为归义王、右卫大将军。让他在长安度过余生。

平定突厥后,西起阴山、北至大漠的广阔地带归入唐朝版图,王朝北方趋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