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神奇的动物?有哪些野生肉棒?

圆柱体的体型非常有利于钻进洞去,这往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御策略,因此在进化史上出现的很早,想分清它们也不太容易。

早在寒武纪,海底的泥沙中就已经活跃着一群“古蠕虫”,今天的曳鳃动物是其中变化最少的孑遗:它们把圆柱形的身体掩埋在海床的淤泥中,用脉动的环带运动,用体液的压力翻出膨大的吻在深处挖掘,只留一团绒毛在外面呼吸。

与曳鳃动物高度趋同的,还有星虫动物门和螠虫动物门。中国人应该很熟悉星虫动物门——因为裸方格星虫俗称北海沙虫,是粤桂一代的流行美食,而可口囊格星虫又可以熬成土笋冻,是福建泉州的招牌菜。

“格”这个字概括了星虫动物的样貌:它们看上去是肉乎乎的一条,表面布满格子——那是纵横两个方向的肌肉交错出来的痕迹,它们借此改变身体的直径,一波波地钻进泥中。而“星”是指它们的吻上有星芒状的触手,能不断地翻出来挖掘食物。

螠虫动物对东亚的食客也不陌生,从朝鲜到江苏的沿海地区,都能在生鲜市场找到一种称为“海肠子”的海货,这就是单环刺螠,它们氨基酸含量非常高 ,在没有味精的时代,山东人就把他们晒干磨粉,成就了鲁菜鲜美的特色。

它们与星虫动物非常类似,但是短粗一些,吻端不是星星,而是包着一截皮,同样可以翻开觅食——叉螠(Bonellia)的吻充分伸长后甚至可以达到2米,从藏身处曼延出来摸索食物。但这仅限于雌性——它们是已知两性差异最大的动物,雄性体长只有1毫米,退化得只有生殖系统,寄生在雌性体内,成为一个器官。

星虫和螠虫令我们想起环节动物门的环带纲,比如这条婆罗洲红蛭(Mimobdella buettikoferi)和它正在捕食的婆罗洲蓝蚯蚓(Pheretima darnleiensis),新的基因证据也表明这三个门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螠虫已经被视为多毛纲的一个亚纲。

另外除了各种没有腿的蜥蜴,两栖类中的蚓螈也是没有足的四足动物,它们没有鳞片,在水底和泥土中钻行觅食,一些体型较大的物种有着很惊人的外观。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