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捕猎喜欢锁喉,它们是如何知道猎物致命弱点的?

老虎心里想:老子至少在自然界中传承了几千万年,连这些都不知道靠什么传承下来?你们两脚兽往多说也就能追溯到三五百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现在不也飞出地球踏上月球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要忘了我可是丛林之王。

先拿我们人类文明来举个例子,大约15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一支从树上下来,学会了直立行走,那个时候还是自然界中的小可怜,在食物链中也是处于下部分,最多的就是靠着捡食野果度日。那么问题就来了,野果中有的不能吃,吃了可能就要人命。那么这些经验知识我们靠着什么来掌握?实际上还是要付出几条性命的代价的,之后我们后知后觉这种果不能吃,吃了可能要命,这种经验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种学习传承能力很多哺乳动物都有的,尤其是那些比较聪明的物种。人类自不必说,是这方面的赢家。而猫科动物也是很聪明的物种,在一次次捕猎中自然而然的能找到最成功的办法。那些不会捕猎的,或者说捕猎能力不好的老虎被自然界淘汰掉了,而那些掌握了绝佳捕猎技能的老虎,自然生存几率就会更大。

而肉食性动物它们通常都会把自己的捕猎技能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老虎经常会捕猎回一些弱小的动物回来,让小老虎锻炼捕猎技巧。老虎捕猎不喜欢长途追逐,比较喜欢伏击,至少在近距离下发出追击。它们会尽可能的一扑而上,把猎物扑倒,之后会进行锁喉。但是那些体型较大的猎物,难以扑倒的时候,老虎会跳到它的身上咬断它的脊椎,待猎物倒下后再会去锁喉。

大多肉食性动物捕猎都是要确定猎物死亡后才会进食,这到比较人道,而非洲大草原上的鬣狗就不按套路出牌,那真的是咬到哪吃哪!这也是它们名声不太好的原因。总之老虎掌握这样的技能靠的是其老祖宗的捕猎尝试,在靠着一代代的传承,把这种捕猎技巧传承下来。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