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的大型海鸟——漂泊信天翁

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

当你看到这几行歌词时,是否也和我一样,哼着唱完每一句。水手们乘风破浪、勇于追寻梦想的伟岸形象早已随同这首歌深入人心。然而,世界上的水手们真的都如同歌词中这般美好?下面这个故事,或许会为你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化的水手形象。

什么是延绳钓?

亨利的父亲是一位老船员,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捕捞事业。他热爱海洋、敬畏海洋,他享受渔获时的欢呼、欣喜惊涛飓浪后的幸存。他把这一切都讲给年幼的亨利听,渐渐地,亨利爱上了父亲的这片海洋。成人礼后的亨利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这片海洋,尽管它吞噬了他挚爱的父亲,他依然无惧风浪、依然热爱这片海洋,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亨利和其他船员准备好渔具,等待着船长的一声令下。为了尽可能多的捕获犬牙南极鱼和金枪鱼,船员们采用分布面最广、渔获量最高的延绳钓作业方式。延绳钓渔具主要由干绳、支绳、鱼漂、浮绳、钓钩等组成。此次亨利将下放长达2200米的干绳,干绳上垂挂几千根支绳,每根支绳末端均结有钓钩。在接到泰勒船长的命令后,亨利和其他船员们迅速作业,他将冷冻后切段的竹刀鱼挂在钓钩上,配合船只航向、航速、水流方向熟练地下放干绳、支绳、鱼漂等。

这一刻,紧张与忙碌、兴奋与憧憬、高喊声与欢呼声充斥在这只极具“人情味”的渔船上。

这一切,看似一片祥和,但似乎又隐藏着什么……

延绳钓作业方式示意图(来源:网络图)

什么是动态滑翔?

25千米外的天空上,翱翔着一只大型海鸟。它的体长1米有余,通体的白色映衬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如同白云一朵。只是这朵“白云”似乎敷衍了些,不仅颈侧的桃红色斑块略显瑕疵,翼尖和后缘的黑色更是显得突兀。它偶尔轻拍翅膀,继而将其完全舒展开来。这长达3.4米的展翼,让漂泊信天翁成为现存的展翼最宽的鸟类。

向着“希望”飞行的漂泊信天翁(来源www.iltaw.com)

为了捕食,信天翁可以在15天内飞越10000千米。这样的长时间、高强度飞行,同样为16世纪初伟大的博物学家莱昂纳多·达·芬奇,以及19世 纪的瑞利勋爵所惊叹。他们分别描绘了鸟类如何从滑翔中获得能量,这使得达·芬奇成为描绘并阐释鸟类滑翔获能策略的第一人,瑞利勋爵更是成为世界公认的逼真描述鸟类如何从风切变中获取维持滑翔能量的第一人。

瑞利勋爵的理想化的动态滑翔示意图(来源:达·芬奇的飞鸟滑翔观)

那么,漂泊信天翁等海鸟究竟是如何借助风力实现远距离飞行的呢?

正如图中所示,当漂泊信天翁贴近海洋表面时,它们会在零风速层逆向上行。在这一过程中,漂泊信天翁的双翼相对狭窄,当沿着既定方向飞行时,扇动翅膀获取能量并没有显著效果,因此它们会展翼飞行。当漂泊信天翁以较小的角度,穿过水平风速和垂直风速突然变化的风切变层时,它们进入到了风层之上。起初,漂泊信天翁需要逆风上行。在这个阶段,漂泊信天翁舒展双翼,风如同重物之下的楔形阶梯,将漂泊信天翁托举而起。当漂泊信天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便会顺风转弯,继而下行穿过风切变层,以此获得提速。

这种利用风切变来获取持续飞行能量的策略,被称为动态滑翔。漂泊信天翁便是依靠动态滑翔实现了盘旋于空、轻拍翅膀、环航地球的奇迹。

渔船究竟隐藏着什么?

这一刻的威尔逊——漂泊信天翁——早已饥肠辘辘,它在方圆30km内的区域搜寻着鱼、乌贼、甲壳类等食物。忽然,威尔逊注意到25千米外的海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竹刀鱼,尽管它们看起来并不怎么鲜美,但大片的鱼儿依然那么诱人。威尔逊调整好方向,向着那片竹刀鱼扑去。

泰勒船长的渔船依旧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亨利以娴熟的手法钩起竹刀鱼,扔向海里,再钩起竹刀鱼,再扔向海里……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的鱼钩下放到海里。只有这样,他才是一名称职的船员,才是泰勒船长欣赏的船员,才是父亲的骄傲。

就在威尔逊距离渔船不到3千米的距离时,一阵突如其来的超声波让它感到极度不适。尽管那些竹刀鱼看起来那么诱人,尽管它十分想填饱肚子,但这警示的声音让它不得不离开这片水域!

黯然离开的威尔逊(来源:网络图)

就在这时,克洛泽群岛的法属海警向泰勒船长的渔船发来警告,告知克洛泽群岛正处于禁渔期,非法渔船必须尽快收回渔具,停止作业!正积极作业的亨利忽然听到来自海警的警告,吓得浑身一哆嗦。他不明就里地挠挠头,又迅速地向船上拉回干绳。

忽然间,他恍然大悟!泰勒船长在出发前,便谎称渔船的卫星定位系统总是出现定位偏差问题,并告知大家此次出行渔船不得不依赖雷达来导航。原来泰勒船长在出行前就知道这是一次非法捕鱼,可是既然泰勒船长已经偷偷地关闭了卫星定位系统,海警又是如何找到他们的呢?

这个问题在亨利的大脑中徘徊了数月之久,终于在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得到了答案。

谜底究竟是什么呢?

那是一本以科学话题为主打内容的杂志,其中一篇文章阐述了当前法国针对“追捕非法捕捞渔船”的新尝试。亨利从文章中得知在传统的延绳钓作业过程中,由于干绳和支绳并不会立刻沉入海中,因此漂浮于海面之上的竹刀鱼便会吸引视力极佳的信天翁前来捕食。然而,当信天翁一口吞下竹刀鱼时,鱼钩也钩住了这只无辜的海鸟,它的生命也将在最后的挣扎中逝去。更令人惋惜的是,每年因误食鱼饵而坠海身亡的信天翁竟然有10万只!

读到这里,亨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忽然间,他想起了几个月前的那一天,就在海警发出警报前的几分钟,渔船上方的确盘旋了一只大型海鸟。没错,那就是漂泊信天翁!可是海警究竟是如何找到渔船的呢?

亨利继续阅读杂志,非法渔船为了逃脱惩罚,会在出行前关闭卫星定位等系统,这使得法国海军和监测营救中心无法获知渔船的身份、航向和速度。因此在法属的2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很难及时发现并干预非法渔船作业。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保护濒临灭绝的鸟类——信天翁,法国海军与法国生物研究中心研讨出了一份全新的方案。研究人员将一只不到60克的小型收发器,安放在了信天翁的背部。当信天翁与渔船相距不到5千米时,信天翁背部的收发器便能接收到渔船发出的雷达信号。即刻,收发器便会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向监测中心发送信天翁的实时位置。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内,比对同一地点是否有船只发出卫星定位信号。如果有,即为合法渔船;反之,便立刻通知海警出警,阻止非法渔船作业。

读到这,亨利长舒一口气。困扰了他几个月的问题终于水落石出,这一刻的亨利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他要感谢那只漂泊信天翁,是它的出现让自己悬崖勒马,是它的出现让自己迷途知返。他向老板买下这本杂志,他要把它揣进怀里,把“濒临灭绝的信天翁”的故事讲给水手们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资料:

1.《生物学通报》,张艳云,《漂泊信天翁》

2.《科学世界》,舒愉棉,《达·芬奇的飞鸟滑翔观》

3.《海洋世界》,宇帆,《致命鱼钩——信天翁消失之谜》

4.《新发现》,Francoise Dupuy-Maury,《羽毛间谍》

作者:涵齐亿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