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情报既是“狼群战术”关键,又是其致命弱点?

1940年6月,德国占领了整个西欧大陆,仅剩下隔着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此时德国的战略重点已挥师东进,指向苏联。原本以为会妥协投降的英国,却异常坚定地要将战争进行到底。无奈之下,“小胡子”随即制定了对英作战的“海狮计划”。

从7月开始,德国集中了3个空军集团军,作战飞机近2700架,与处于劣势的皇家空军在空中进行鏖战。尽管英国空军骁勇善战,但依旧损失惨重,丘吉尔忧心忡忡。更让他揪心的是,唯一的海上生命线也几乎被邓尼茨的“狼群”掐断。

邓尼茨的潜艇战如何成为对英国封堵的主要手段?

首先,轰炸伦敦,并未取得预想成果。大不列颠空战自开战以来,德国空军以平均每天几百架,甚至上千架次的规模,对英伦三岛进行狂轰滥炸,皇家空军也在这场鏖战中实力消耗殆尽,德军只需坚持一周就能完全获得制空权。

然而,12架迷航的德国轰炸机将炸弹投向伦敦,彻底改变战局。作为报复,英国人轰炸了德国首都柏林,“小胡子”彻底被激怒了,叫嚣让伦敦成为一片废墟。这恰恰给了皇家空军难得的喘息之机进行休整,并重新夺回空战主导权。

其次,德国战略重心转向苏联,不放弃封堵英国。尽管轰炸伦敦没有让英国人屈服,但无形之中成为进攻苏联的掩护,这让“小胡子”多少有些安慰。就在德军主力秘密调往东线之际,“猪队友”意大利也为了捞取好处,进攻非洲英属埃及。

按理说,如果能切断英国通往苏伊士和波斯湾油田的“生命线”,的确是插向英国的另一把“利剑”,甚至彻底让英国人丢掉幻想,发下武器。可是,3万英、埃联军俘虏了13意军,并一路推进近1000公里,彻底打乱了封堵英国的部署。

让德国人略感欣慰的是,在海上对英国人的打击卓有成效。邓尼茨的潜艇部队在英国唯一的北海航道上摆下重兵,采取“狼群战术”,一个星期就击沉27艘商船;甚至一个34艘商船组成的编队,被击沉了20艘。

维持英国生存的物资货运量也由每周的120万吨降为75万吨。大不列颠舰队司令坎宁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空战逼迫伦敦就范成为不可能时,邓尼茨发现了唯一能让这个国家屈服的途径。”

潜艇部队的表现,自然也赢得了“小胡子”三番五次的夸奖,并将邓尼茨的潜艇战放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每月产生10艘潜艇上升到18艘;并且都是经过改进的新型号,如:VII型潜艇,其巡航航程达8500海里。

英国人提高反潜技术,邓尼茨损失3员大将。

1941年1月,邓尼茨的慢性“绞杀战”,使得英国自赢得大不列颠空战后的又一个巨大威胁;同时,也威胁着英国向非洲支援的海上通道。如何反潜?成为英国能否确保大西洋交通线安全的重要任务。

一是,情报是“狼群战术”的关键,但也是致命弱点。在浩瀚的大西洋上去发现护航编队本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狼群战术”就是通过几艘潜艇来扩大海上搜索范围,由最先发现者跟踪并引领多艘潜艇攻击。

如果将跟踪的潜艇敲掉或者迫使它不再跟踪,就可以避免“狼群”攻击。同时,缩小护航编队规模,并根据情报部门提供德军潜艇的行踪规律,谨慎选择航线或不断改变航向,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二是,根据“狼群”攻击特点,化险为夷。担任跟踪护航编队的U艇,必须不停地发送无线电信号,来引领和召唤周围的U艇。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可以看作是“狼群”攻击的准备。

只需侦听部门提高警惕,捕捉这类信号,尽管不能破译,但也能清楚知道对方发送的大致位置,并判断出他们将要攻击的护航编队。从而,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护航编队做好防范准备或者提供必要的防护。

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尽快研发新型的反潜设备,尤其是改进声呐系统,让护航的军舰不再有“夜盲症”,在夜晚也能发现和攻击德军潜艇。同时,在护航编队中部署巡逻机,加大搜索范围,发现U艇后,要么规避,要么攻击。

很快,这些反潜措施发挥了作用。曾击沉英国“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并一举成名的U-47号潜艇被英国驱逐舰击沉海底;曾击沉16万吨商船的“王牌潜艇”U-100号被驱逐舰锋利的舰首拦腰斩断;而U-99号更是被炸得浮出了水面,成为俘虏。

1941年3月,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邓尼茨的潜艇部队在大西洋的损失率上升到了20%,还损失了3名“王牌”艇长。这样的损失遭到了“小胡子”的训斥,尤其是在隆美尔在非洲一路追赶着英联邦部队,高歌猛进的时候。

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又想起了“巨舰大炮”的威力。

“挨了熊”的雷德尔为了弥补过失,提出让“俾斯麦”号战列舰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前往大西洋,封锁英国海上交通线。因为,先前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曾一下子创造了击沉11万多吨商船的战绩,而且打完就跑,英国人毫无办法。

提起“俾斯麦号”,这可是德国人的骄傲。它舰长241米,排水量5万吨,装甲厚度330毫米,配有8门380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是当时吨位最大、最先进的战列舰。“小胡子”对雷德尔的提议表示支持并期待它胜利的消息。

1941年5月,英国人发现了“俾斯麦”号,随即派出了4.3万吨的“胡德号”和3.8万吨的“威尔士亲王号” 战列舰前往堵截。一场大战下来,“胡德号”被击沉大海,1421名官兵只有3人生还;“威尔士亲王号”也深受重伤撤离。

同样受了伤的“俾斯麦号”也预感情况不妙,开始撤退。但英国人已经铁了心,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将它打沉。于是,以“皇家方舟号”和“胜利号”航空母舰为主的几十艘战舰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张大网向“俾斯麦号”围拢过来。

为了减缓“俾斯麦号”的航速,英国“皇家方舟号”的15架鱼雷攻击机率先发起进攻,没有航空兵掩护的“俾斯麦号”毫无还手之力,在鱼雷的攻击下彻底失去了动力停了下来,赶上来的英国战舰对其轮番炮轰,将其击沉。

“俾斯麦号”的沉没彻底打击了德国人的信心。从此,德国的水面舰队再也不敢和英国海军“叫板”,只得依靠邓尼茨的潜艇去控制大西洋。它的沉没不仅预示“巨舰大炮”的没落,也揭示了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狼腾大西洋》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