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小传:不但入了党,还是第一个入中国籍的美国人

马海德小传:第一个入中国籍的美国人,不但入了党,还娶了大美女

1910年9月26日,马海德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家里是黎巴嫩移民,原名乔治·海德姆。1927年(17岁),他考入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1929年考入贝鲁特美国大学医学专业,1931年毕业。

1933年(23岁),马海德从瑞士日内瓦大学临床诊断学博士毕业。他刚回国,便与两位同学决定考察当时东方流行的热带病,选择了前往中国上海的旅程。

(马海德(后立者)与弟弟妹妹合影)

马海德在上海九江路租房子开了一家诊所。期间,他加入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与许多共产国际的进步人士聚在了一起。

1936年(26岁),在宋庆龄的推荐下,马海德同埃德加·斯诺前往陕甘宁边区采访中国共产党总部。8月,斯诺如期完成采访计划,准备返回北平,完成他在陕北苏区的采访记录。但马海德对苏区的医疗情况进行仔细的考察之后,做出了独自留在苏区的决定。

(马海德(右)与周苏菲(中)合影)

1937年2月10日(27岁),他以马海德作为自己的名字,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延安的感召下,这位来自美国的医学博士,出任中央红军卫生部的总顾问。

(马海德与妻子苏菲合影)

1940年(30岁),马海德与20岁的“延安第一美女”、鲁迅艺术学院的女学生周苏菲结婚。

1942年起,马海德调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并一直任中共高级领导人的保健医生。

(抗战时期,马海德与毛泽东合影)

在延安,经过马海德的精心筹建,一个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为总院,八所中心医院,二十四所分院的延安医疗网逐步形成。据统计,在1944年至1947年间,马海德诊治的病人高达四万余人次。

(周恩来和马海德握手合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海德提出加入中国国籍的请求。在周恩来的支持下,1950年马海德成为第一个正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

1950年(40岁),马海德被任命为新中国卫生部顾问,工作的重点是性病和麻风病的预防和治疗。1953年,中国皮肤性病研究所在他的提议下成立。到六十年代中期,在他的努力下,全国性病病例得以大幅减少。

(马海德与周苏菲一家人)

1962年(52岁),马海德的美国父亲在英国《泰晤士报》上读到了一则关于儿子的消息,说马海德做了中国卫生部的顾问,而且与毛泽东、周恩来都是好朋友。他马上收拾行李联系了当时与中国建交的叙利亚。

(马海德与父亲的合影)

在叙利亚大使馆的安排下,这对二十九年不曾见面的父子,终于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一个月的相聚让马海德父亲感到很满足。遗憾的是仅仅一个月的相聚竟成为父子最后见面,马海德父亲回国不到两年便离开了人世。

(1966年,马德海一家人合影)

文革“十年浩劫”期间,马海德遭到批斗、抄家,妻子苏菲也被抓去批斗。好多人劝他回美国,而马海德毫不动摇,称自己是中国人,哪儿也不去。

1985年(75岁),在马海德的筹划下,第一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交流会在中国召开。中国50多万麻风病人,因此得到了有效救治。人们也渐渐消除对麻风病的恐惧与偏见。

(马海德与麻风病患者)

1988年(78岁),因马海德为治疗麻风病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甘地国际麻风奖”。

同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依照他的遗嘱,妻子苏菲把他的骨灰洒进流进延安的延河,洒在这个奉献了他毕生青春的地方。

在去世前,马海德自豪地留下遗言:“我最聊以自慰的是我没有站在外面指手画脚,我没有站在外面,我是和人民站在一起!”

(1987年,马德海70大寿)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94篇作品,营员“凌空子”的第25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