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单反、无反,谁是器材界大哥?一文读懂三者区别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机领域也从胶片时代正式过渡到数码时代。而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又分为诸多门类,在2008-2013年里,单反、无反和单电相机在这五年中逐渐出现并占据市场,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大主要门类。像我们常见的佳能、尼康的字母D系列就属于单反,而尼康Z,佳能M系列则属于无反,而单电相机则通常指索尼系列,例如A55/A33(PS:索尼目前拥有“单电”和“微单”两类的国际商标权)。

虽然门类形成了,但这并没有减轻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对这三者的困惑。同时,行业内混乱的命名和称呼也加剧了这一点,例如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厂家对于同一门类的相机都有截然不同的称呼,这让大家更加困惑了。

作为摄影爱好者来说,我们无法直列了当地说,这三种相机究竟哪一种最好,但我们也需要知道三者之间的区别,以方便自己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性的选购相机。

单反相机全名单镜头反光相机, 其摄影曝光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

单反相机最核心的要素在于:一,取景器是光学取景器,通过反光板来把光线反射给五棱镜,通过五棱镜进行取景。二,反光板也会把部分光线反射给RGB测光传感器。单反相机的每个部件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取景器负责取景,感光元件CMOS负责成像,RGB测光传感器负责对焦和测光。而通过反光板,每个部件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发挥 进光——反射——成像的作用。

相对于旁轴相机来说,单反相机在各方面都有了提升以及更好的可扩展性。对于早年的旁轴相机来说,一方面取景框很容易被遮挡,另一方面旁轴相机在自动对焦方面乏力。而对于单反相机来说,我们可以随意换用各种广角、中焦距、远摄或变焦距镜头,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各种各样的转接环、各种功能性小镜如近摄镜、减光镜等。只要是在单反取景器内的景物,我们都可以通过光学原理将其记录下来,因此单反的功能更胜一筹了。总而言之,单反的特征就是一个整体,多个元件,各司其职,可以改造。

无反相机全称无反光板相机,在民间也称之为“微单”。但由于索尼对于“微单”有商标权,因此虽然目前我们称之为“微单”的大多数情况是指无反相机,但在业界出于习惯,还是将大部分该类相机称之为“无反相机”。

无反相机没有反光板,进入镜身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块传感器。无反相机依靠的核心也正是这块传感器,传感器一直在记录外界,并且把数据传输给屏幕,因此能够让拍摄者看到外界景物。而无反相机只有一片感光元件,无论是对焦还是测光,都只依赖着一块感光元件(也是CMOS)完成。有摄影者将其称之为又当爹,又当妈,还要做保姆的活。

当然,无反相机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其体积相对于单反来说非常小,因此便于携带。但无反相机的传感器速度上相对较慢,在传感器同时承担多个任务之时,传感器速度过慢带来的是对焦、测光速度都会降低,因此在连续对焦、低光等需求下,无反相机发挥的功能有限。总而言之,无反相机最核心的就是传感器的速度,这直接与其性能相关。也就是天下无反,为传感器快不攻。

单电相机,全名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目前行业内通行的认知,其特指使用半透膜的A开口索尼相机。而在索尼发布载有固定式半透镜技术的这类相机之前,奥林巴斯也曾出以单电代称一批无反相机。在这里我们已经不再认可奥林巴斯和松下曾经的这套命名规则。


单电相机拥有一个电子取景器和一块传感器,但在传感器之前有半透膜。不同于单反相机的反光板是可以运动的(成像和不成像之时,出于开和闭两种状态),单电相机的半透膜是不能运动的。单电是单反和无反相机的融合体,弥补了无反相机在连续对焦等场合的缺点。但固定的半透膜,让光线有所丢失。而对于摄像师来说,摄影是一门光的艺术,失去了一部分光,很多场合是致命的缺点。也就是一块半透膜,有好有坏,别丢心态。

当然,无论是单反还是无反还是单电,都只是器材。而最主要的还是摄影师自身的技术以及对于光线、场景的思考,进而作出有创造性的拍摄活动

本文参考:

cj1213s 《谈谈你所不知道的 单反/无反/单电》

网易数码《单电挺进市场,真正的狂潮已经到来?》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文字部分作者林深初见鹿,签约摄影师,自媒体作者。文章独家发表于知道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