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寿命有多少年?最终归宿是什么?

太阳系的寿终正寝是如何判定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弄清楚,太阳系的寿命是以为什么为基准?

在天文圈有句话叫做:质量为王。

其实这句话就隐含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宇宙中天体的势力范围其实和它自身的引力有关。就拿太阳系来说吧,太阳的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99.86%以上的质量,它是太阳系内毋庸置疑的霸主。而太阳系的边界其实有很多种说法,不过,比较被人认可的是太阳边界就是引力的边界。

因此,对于太阳系来说,太阳完蛋了,那就树倒猢狲散了。而所谓的太阳完蛋了并不是说,太阳挂了,而是太阳的引力已经控制不住太阳系的天体了。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太阳突然消失了,那各个行星就会沿着切线依次飞出去。

之所以是这样的,是因为按照广义相对论,引力的本质是时空的弯曲。

而引力场是一种弱场,传递速度是光速。所以,太阳消失了,行星会从内到外依次沿着切线方向飞出去,这时候太阳系也就完蛋了。

当然,太阳系的完蛋不会是太阳消失了,毕竟太阳如此巨大,想让它彻底消失是不可能的,但是太阳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到了它的老年,它对于太阳的掌控就会大幅度减弱,这时候其实就到了太阳系要终结的时刻了。

因此,太阳系到底能维持多久,完全要看太阳的周期。

太阳的生命周期

好消息是,我们对于太阳的了解远胜于对于地球的了解,并且我们也对太阳的生命周期有一个很完整的了解。那具体是咋回事呢?

我们要从太阳的形成说起,大概在45~46亿年前,在现在太阳系附近的位置,星云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成了太阳,而剩余的边角碎料成为了后来的行星。当然,这里太初核合成等过程,由于和本次的主题关系不大,就过多赘述。

而太阳内部燃烧机制其实是通过核聚变,也就是质子和质子反应最终生成氦-4,其中一部分质量亏损,以能量的形式向外辐射。这过程也被叫做质子-质子反应。

太阳的核心温度原本是达不到核聚变的条件的,这是因为量子隧穿效应,才得以实现。但温度是保证核聚变反应的基础。而太阳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其实是由于引力作用。因此,一颗星体到底会不会被点着和质量关系很大,就拿木星来说,也很大,但就是没点着,这是因为它的质量还差一些,没达到点燃氢核聚变的条件。

太阳被点燃后,就会进入到主序星阶段,这个阶段的太阳特别稳定,主要的燃料就是氢,而烧完后产生的炉渣就是氦,每秒钟会损失400万吨的质量,这些损失的质量都以能量的形式辐射出去,整个阶段会持续100亿年。

100亿年后,太阳的氢燃烧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太阳就会膨胀起来,但是这个膨胀是一种虚胖的体现,这是因为太阳是把自己的外壳推了出去,而内核在引力作用下向内压缩。这是因为核聚变的向外压力不足以抵抗引力的原因。

而太阳的外壳膨胀到多大呢?按照计算,当时太阳的大气应该能够达到地球的轨道附近,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地球的宿命会如何,有的学者认为那个时候,地球会在太阳的潮汐力下,被撕得粉碎。

紧接着,在引力的作用下,太阳内核极度压缩,直到温度达到了1亿K时,氦也发生了核聚变反应,也就是氦闪。这可以被认为是太阳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颗,巨大的能量进一步把外层物质推向远方。

从这个时期开始,氦通过核聚变生成碳,然后由于引力不至于继续让碳进行核聚变,这个时候外层的物质自己也把控不住了,都逃逸掉了。所以,太阳最终就会成为一颗白矮星,然后逐渐冷却和暗淡。

而这个时候,它再也没有能力守住太阳系这片领地了,太阳系的日子也就到头了,那些没有受到影响的行星在未来的日子可能成为流浪行星,也可能被其他大质量天体顺走。而太阳之所会变成一颗也和它自身的质量有关。所以,说白了,太阳系的寿命本质上是由太阳的质量决定的。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太阳系的寿命其实取决于太阳的生命周期,而太阳的生命周期其实是由太阳质量决定的。太阳的质量使得太阳最终会成为一颗白矮星,从形成到最后成为一颗白矮星,大概是110亿年,太阳成为一颗白矮星后,太阳系的寿命就已经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