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怎样构成的?它的燃料是什么?

太阳的起源

关于太阳是如何构成的这个问题,其实目前来说,主流的是星云假说。

这个星云假说的大概意思是:

40多亿年前,在现在太阳系附近的位置有一片巨大的、跨度达到几光年的分子云的碎片,然后由于某个位置的引力塌陷,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太阳。

科学家通过追溯陨石中的铁-60等同位素发现,太阳系只可能诞生于几次寿命较短的恒星产生的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可以产生高于原子序数高于铁元素的元素原子,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地球上,以及其他三个类地行星上会有这些元素原子。

所以,星云假说总下来的就一句话:太阳是从一片分子云中诞生的。

太阳的构成

当引力塌陷,在引力作用下会形成一个恒星胚胎,整个恒星配谈会逐渐形成星盘。恒星胚胎会在引力作用下收缩形成原恒星,原恒星会继续吸引周围的物质。由于质量特别大其实就意味着自身引力特别大,引力使得恒星中心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强,直到点绕核聚变反应。

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围绕着太阳进行展开的,太阳占据了整个太阳系99.86%的质量,而其他行星实际上是太阳形成过程中的边角碎料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当太阳被点燃后,就正是进入了主序星时代,咱们的太阳可以持续大概100亿年的主序星时期,这段时期相对稳定。

其中组成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如果按照质量来计算的话,氢元素占据了太阳总质量的74.9%,氦元素占据了太阳总质量的23.8%。剩余的最多的是氧元素大概占到了1%,碳只有0.3%,当然还包括不到2%的金属元素,也就是重元素。

不过,太阳内部的情况,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个个原子或者分子组成的,太阳其实是一个等离子体,不属于气液固三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这其实是由于其中的温度造成的,所以太阳内部原子核,电子都是自由的状态。

当然,之前我们是从微观上来看的,如果从宏观上来看,太阳可以分得像地球分层那样细致,有核心、辐射区、对流区等等。当然,这是科学家用来区别各部位的功能时做的区分,并不是说太阳就是有明显的的一层层的结构。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够观测到太阳内部,毕竟由于太阳是等离子体,因此,电磁波没办法穿透它(说白了,就是光子进入后,就开始跌跌撞撞,没办法走直线了。),也就是说,太阳并不是透明的。因此,我们是通过日震学来测量并明确太阳内部的具体结构。

太阳的燃料

至于太阳的燃料,其实也是要看具体来看的,如果是处于主序星时期的太阳,那燃料其实就是氢,具体燃烧的机制被叫做质子-质子反应链。氢原子核(质子)通过核聚变反应生成氦-4氦,并释放大量能量。

当然,还有极其少量的碳氮氧循环反应,这里碳氮氧充当的是催化剂的作用。而整个反应的本质还是氢核(质子)通过核聚变反应生成氦-4核,并释放大量能量。

整个过程大概该可以持续100亿年的时间,当氢被烧的差不多的时候,太阳核心会在引力的作用下持续压缩,温度急剧升高(之前只有1500万度),温度能够升高到1~2亿度,然后点燃氦的核聚变反应,所以下一个阶段的燃料就成了氦。

紧接着,氦核聚变会生成碳和氧,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10亿年左右的时间,然后氦就会被烧完。由于此时的引力不够大,以至于不足以点燃碳和氧的核聚变反应,因此,太阳就会停在这个阶段,成为一颗白矮星,坐等凉透。

所以,太阳从开始核聚变反应,到最终凉透,其实只有氢和氦作为了核聚变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