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粒小小的咖啡树的果实是如何影响大千世界?

约会咖啡

咖啡不仅是一种饮品,更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咖啡不仅极具经济价值,更推动了政治进程。一粒粒小小的咖啡树的果实是如何影响大千世界的呢?就让我们与咖啡来个约会吧!

葡萄牙文坛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说:“如果还有一小时生命,我愿意用来换取一杯咖啡。”

据说,一位牧羊人在一次放牧时发现每只羊都精力旺盛,比平日兴奋许多。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是羊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实。牧羊人也试着尝了一些,食后即感精神振奋。这种红色果实就是咖啡树的果实。

咖啡的味道有18种之多,但最基本的不外乎三种:酸味、苦味和甜味。酸味由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果酸引起,苦味由咖啡因、奎宁和某些生物碱组成,甜味则来源于蔗糖和果糖。咖啡的美味不仅源于这些味道,还源于这些口味带给人的口感。好咖啡喝下去,整个口腔都会有一种充实感,而且回味无穷。法国人就曾这样形容咖啡:浓黑如恶魔,滚烫如地狱,清纯似天使,甜蜜像爱情……

属于世界的咖啡

关于咖啡的发源地,有一种说法认为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但历史上却找不到有关埃塞俄比亚人喝咖啡的记载。不过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数千年前的人类恐怕还不懂得烘焙,人们接触的咖啡很可能只是牧羊人所看到的红色果实。至于那体现咖啡灵魂和令人难舍的含着咖啡因的咖啡豆大概就被吐掉了,否则咖啡的真正奥秘早被发现了。

比较公认的看法是,阿拉伯人是最早种植咖啡的人。之后,阿拉伯人将咖啡豆晒干、烘焙、研磨、水煮,于是质纯味醇、香气独特的咖啡从此诞生了。在享用美味咖啡的同时,阿拉伯世界也发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明。在欧洲仍踯躅在野蛮和无知之中时,阿拉伯人已开始大规模建立学校和图书馆了。

15世纪时,在也门的苏菲教派中,饮用咖啡成为一种仪式,并逐步传播开来。16世纪初,咖啡传入开罗。16世纪中期,叙利亚商人将咖啡引入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咖啡在这里快速地流行起来。到1566年,伊斯坦布尔已有600多家出售咖啡的店铺。人们对咖啡的痴迷程度甚至到了没有咖啡可以离婚的地步,即便一个平民百姓出身的妻子也可据此理由把丈夫休掉。在伊斯坦布尔,商人把咖啡称为“一种叫作‘cavee’的豆子制成的‘黑色的水’”,甚至有商人还向议会报告说,喝了这种“黑色的水”能“使人变得机敏”。

17世纪,咖啡开始走向世界。当时,土耳其人在法国进行外交活动,他们带去的咖啡成了巴黎上流社会的新时尚。1683年,奥斯曼帝国在“维也纳之围”战役中失败,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衰落。维也纳人不仅摆脱了围困,保住了城池,还获得了土耳其人留下的咖啡,并很快适应且爱上了咖啡的味道。

位于也门西南部的港口穆哈建于14世纪,曾经是也门优质咖啡的出口港。17世纪,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这里装上咖啡,驶向遥远的欧洲大陆。

威尼斯是咖啡登陆欧洲的重要城市。当时,意大利最受追捧的饮料是“蒸馏饮料”,咖啡的到来直接威胁到那些销售蒸馏饮料的商人。对咖啡既羡慕又嫉妒的商人们联合起来,将咖啡冠名为“来自异教的恶魔饮料”,煽动愤怒的教士们,要求当时的教皇克莱蒙八世颁布咖啡禁令。教皇克莱蒙八世亲自品尝了这种“恶魔饮料”。享受着咖啡特异的芳香,教皇淡定地说:“这么好喝的饮料让异教徒独享岂不是太可惜了!我们何不让咖啡受洗,使它成为上帝所赐予的饮料!”从此,咖啡成为基督徒眼中的神圣饮料。

咖啡进入英国市场后则开启并促进了咖啡馆文化。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新兴的中产阶级的需要,尤其是文职人员和商人,他们需要得体的举止、优雅的场所和清醒的头脑。1651年,一名犹太人在一家旅馆的房间里为“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人提供咖啡”。不久,更多的咖啡馆出现在牛津,其受欢迎的程度逐渐超过了大学休息室,成为校园里最有人气的消遣场所。由于咖啡馆太过流行,牛津市长曾发布禁令,不准咖啡馆在周末营业。

1652年,伦敦第一家咖啡馆开业,只要花一便士即可入内。伦敦的咖啡馆是一个严肃的场所,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可以和所有其他类型的人聚集在一起。这一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交往环境反过来又促进了具有相似兴趣的人组成不同的社团,如政治、科学、商业、文学,咖啡馆成为政客、商人、科学家、作家的思想温床。在这里,人们可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获得知识,咖啡馆被称为“便士大学”。1663年时,伦敦有80余家咖啡馆,到1700年这一数字已升至500家。规模大的咖啡馆甚至还出版自己的时事通讯,英国的第一份报纸也诞生于咖啡馆。

由于咖啡馆越开越多,男人们流连于咖啡馆的时间越来越长,1674年出版的《妇女反对咖啡书》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1675年,查理二世发布禁令,宣布将在两年内吊销所有出售咖啡的店铺的营业执照。不过,这项禁令后来被废止,咖啡的美味毕竟诱人啊!

咖啡在北美洲第一次出现是1688年,随后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城镇都出现了咖啡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纽约银行都是在咖啡馆里创办的。

咖啡传入美洲后,荷兰人使咖啡作物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得到普及。如今在这些区域,咖啡是最主要的大陆型经济作物。1730 年,英国人将咖啡引进到牙买加,现在这里的蓝山生产着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昂贵的咖啡。到1825 年,中美洲和南美洲已经完全走上了自己的咖啡之路。

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曾指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名词是4種含咖啡因植物的名称:咖啡、茶、可可、可乐。其中,咖啡最具经济价值。20世纪末,咖啡的贸易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石油。

咖啡与“革命”

历史上,咖啡曾被称为具有“政治煽动性的饮料”。著名的咖啡历史学家乌克斯就曾说过:“每当咖啡引进,就会助长革命。咖啡是人间最极端的饮料,咖啡因会刺激思考,老百姓一旦深思就想造反,危及暴君地位。”

与咖啡相关的政治风波不在少数,最著名的有两次。

1511年,在当时的圣城麦加,人们总是聚集在咖啡馆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议论时政、发牢骚、传播各种消息,甚至尖锐地讽刺和抨击执政者。这种状况最终传到麦加总督贝格的耳朵里。更令他气恼的是,讽刺他的许多诗文也是从咖啡馆流出的。盛怒之下,贝格决定查禁咖啡,并下令关闭了麦加城里所有的咖啡馆。随后,阿拉伯世界的其他统治者也相继宣布咖啡为非法饮品,擅自喝咖啡的人一经发现会遭棍打,再犯者会被装入皮革缝制的袋子,扔进博斯普鲁斯海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海峡)。

1659年咖啡传入法国,对法国最大的影响就是法国大革命。在咖啡最为流行的巴黎,知识分子常常聚在咖啡馆里讨论时政,革命者们讨论如何反对、推翻政府。法国大革命几乎是在咖啡馆里完成了铺垫与催化,这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中有所体现。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警钟长鸣,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纷纷涌上街头,夺取武器,开始了武装起义,并于7月14日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这一天后来成为法国国庆日。攻克巴士底狱之前,法国革命家卡米耶·德穆兰就是在一家咖啡馆面对聚集民众,发表了“拿起武器,准备作战”的演讲。

除了政治革命,咖啡也影响着工业革命。

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民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变,咖啡成为劳工阶层的重要食品。当时,工人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咖啡成为保持精力体力的必需品。有历史學家曾写道:“工人为了多赚几分钱,马不停蹄地操纵织布机器,根本没有时间料理三餐,咖啡和面包就成为果腹圣品,至少喝咖啡后会让人觉得很温暖,精神百倍……”

咖啡在“茶”的国度

咖啡传入我国的历史并不长。1884年,英国人首先将咖啡传到我国台湾,台湾开始种植咖啡。1892年,法国传教士将咖啡从越南带到云南宾川县,这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关于咖啡种植的记载。

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早的咖啡馆开在外滩,供那些外国水手们过过咖啡瘾,当时的上海人称咖啡为“咳嗽药水”。此后多少年里,咖啡之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依然是电影中的一个道具。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才开始从广告中“真正”认识了咖啡。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那时人们了解的咖啡是广告上的速溶咖啡,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速溶咖啡”等同于“咖啡”。直到诸如美国的星巴克和香港的茶餐厅进入内地,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原来“咖啡”和“速溶咖啡”不是一回事。

如今,喝咖啡已与时尚、现代生活融合,咖啡消费量也呈逐年增长之势。不过,比起同在亚洲的日本(人年均消费200杯)和韩国(人年均消费140杯)相比,我国内地的咖啡年消费量仅为人均4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费量也不过20杯。但这也恰恰说明,我国的咖啡消费市场极具潜力。

说起咖啡,即便是爱喝咖啡的国人可能也有很大一部分认为中国不产咖啡,或中国咖啡品质一般。其实这可大错特错了。

云南保山的小粒咖啡,是云南保山潞江特产,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在国际咖啡市场上大受欢迎。世界一流咖啡专家评价云南咖啡颗粒均匀饱满、气味清新、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可以与闻名世界的蓝山咖啡相媲美。20世纪60代以“潞江一号”进入伦敦市场,被评为一级品。近几年,世界上著名的雀巢、麦氏等咖啡公司都纷纷到云南开辟原料基地,云南出产的产品也逐渐享誉海内外。

专家解释说,小粒咖啡应种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海拔太高则味酸,海拔太低则味苦。云南咖啡多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干热河谷地区,所以酸味适中,香味醇和。从气候条件上看,云南南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既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又有利于咖啡养分的积累,所以云南小粒咖啡所含的有效营养成分高于国外的许多咖啡品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云南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又带一点果味的独特风味。

如今,咖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咖啡馆伴随着咖啡文化的成长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新兴消费国之一。所以,有业内人士预测,2018年后,中国咖啡消费将迎来井喷时代;10年之内,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

相关链接

名人与咖啡

英国政治活动家詹姆·麦金托什对咖啡一往情深,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与饮用的咖啡量成正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严格实行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只能喝一杯咖啡。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对记者说,他早上喝过一杯咖啡,晚上又喝了一杯。记者们以为捞到了头版头条,不想罗斯福接着说:“我确实是早晚各饮一杯咖啡,不过晚上我是把早晨煮过的咖啡渣再煮一次。”从此,煮过再煮的咖啡就被称为“罗斯福咖啡”。

英国科学家马丁在喝咖啡时不小心将咖啡洒在滤纸上,滴滴咖啡渗入滤纸后,看着滤纸上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马丁忽然有了灵感。后来,马丁通过咖啡带来的灵感设计出一种可以用滤纸分离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并因此项发现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巴赫,不仅本人爱喝咖啡,而且也劝别人喝。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却编写了一部独幕音乐喜剧《咖啡清唱剧》,讲述一个年迈父亲,劝说自己的女儿戒除喝咖啡的习惯。

《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界的圣经,它的作者是现代经济学之父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这本经济学专著就是亚当·斯密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写作完成的。

【责任编辑】张小萌

作者:丹若

来源:《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