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好”的父母与“恰到好处”的幸福

“刚刚好”的父母与“恰到好处”的幸福

为人父母有时候真的很难做,有时我甚至这么想,这应该也是世上最难做的事,你要把一个呱呱坠地,就一把屎一把尿的家伙养活成人,甚至责怪自己“作孽”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家伙,还要操心到老,良心上负责一辈子,也真是可怕。特别是那调皮捣蛋的孩子,惹是生非的孩子,想想也真是头疼,有时看到别人的孩子不“上正道”,真想上去扇上两巴掌,骂上两句,“你妈是怎么管教你的”,“你爸知道吗?”。可是一想,终究是别人的孩子,我不能这么贸然行动,显得我也那么没有教养。

如果要是我自己的孩子这样,我早就······,可有时我的孩子他也就是这样的,我不是没打过骂过的“大动肝火”,我也不是没有和颜悦色的“好言相劝”,我甚至有时“以利相诱”,就快要使出杀手锏的“以死相逼”,可是还是没有办法,我们的关系还是越来越糟糕,甚至没有了有效的交流,看上去像一对“欢喜冤家”,甚至有时觉得我们简直就是“死对头”,我们成了彼此心中的“大魔头”。

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刚刚好”的父母,所以还还没能体验到“恰到好处”的为人父母的幸福。

“刚刚好”的父母

他们来到我的咨询室,我莫名的感觉到,我为什么总会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他们父母的影子,直到后来这种发现越来越清晰,坐在我面前的这个“麻烦事”不断、却又“闷不做声”的孩子只是一个“提线木偶”。每一个“生病的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对“病了的父母”,这种病会传染。孩子成了他们诉说的窗口,甚至成了他们“替代的实验品”。

恰恰没有看到那个“刚刚好”的父母。这个火候真的很难拿捏,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孩子,也才会有这么多需要学习的家庭。

有一位家长会来到我的办公室里,哭的声泪俱下,肝肠寸断,而孩子却无动于衷,面无表情。我好奇的问,“你妈妈哭的这么伤心你有什么感触?”,然而他却回到我说,“她的表演很出色,我怀疑她是不是我的妈妈,是不是姥姥上身”,孩子的观察与感受有时真的能成为“药引”,那个看起来生病的人,其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医生,你要帮帮我们,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 “你们真的已经做的很好,做了很多,为人父母真的很辛苦,可是哪些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哪些是我们真正在给予的,我们要好好想清楚,好好感悟”。

每个人做父母的机会和天分是上天安排好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的很好,就像我们天生就具有爱人的能力,可是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把爱保持到满足,所以也才会有情感世界的纷繁复杂。

在中国的文化圈内,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有两点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父母的预估,所以父母会对孩子有相当大的成见和贬低,孩子需要把自己各方面弄得一团糟才对得起父母潜意识的“希望”,也才能继续跟父母“在一起”。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叛逆,愤怒,和自卑,因为他们得不到父母成长的支持。

二是虽然名义上做了父母,可是在人格上自身还是个孩子,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乏信任能力,缺乏信任孩子的能力也缺乏信任自己的能力。每一个“生病的孩子”,其实他的父母可能也“病着”,而且“一直病着”。他们的病就是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经过伪装后变成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安全和需要的帮助。孩子为了讨好父母,将自己置于危难之中,甚至以死相逼,帮父母成长。

案例1:孩子淘气,以我这暴脾气,忍不住,就想凶上一凶,再忍不住就拍了他两巴掌。

案例2:孩子小不懂事,那也不能随便被欺负,谁欺负他都不行,坚决都要找补回来。

“刚刚好”的父母需要学习

刚刚好的父母,爱的能力需要学习,怎么能够更好地观察孩子的行为,然后做出及时的恰当的回应,我能看到你的需要,你需要时我在,你不需要时我离开。

具有敏锐的共情能力:“母亲经常误解孩子,说她很饿,而实际上她在休息;当他充满好奇时,说她‘太吵’;她明明在逃避你的抚摸,你还依然乐此不疲;当她需要你的陪伴,你依然不知所以”这些细微的互动都是最好的“刚刚好”。

恰当的满足:“母亲总是喜欢给我削苹果,每次削苹果之前都会问我吃不吃,我说不想吃,但她根本不理,还是给我削,然后看着我一直把苹果吃完。”这个母亲的满足已经超出了孩子还能接受的爱,她过溢了,恰当的满足,是尊重,是理解,而不是忽视需求,强迫接受。

适当的拒绝:健康的爱应该是父母能够承受被孩子“抛弃”,网上有件轶事,儿子结婚了,母亲要坚持和儿子儿媳一起睡,这种对爱的占有和缺失的害怕,造成了人际的矛盾,承受这些丧失,接受这些不可避免的“抛弃”才能直面未来。

父母,是每一个想做父母或者正在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的----你可以不学任何东西,但你需要学习如何才能不制造疾病,才能幸福。

李小龙:曾经有一个母亲问我,怎么跟孩子交流,因为孩子不跟她说话。我回答说,你去想一句话:我是孩子的母亲。当你把这句话想到自己都很感动的时候再去和孩子交流。你就会推心置腹,换位思考,真正的能够理解和体谅,与他达到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