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籽”技术如何让水果“断子绝孙”?

无籽不是新鲜事儿,我们所见到的每一枚香蕉都是无籽的。国内的大部分香蕉都是小果野蕉的三倍体品种群,完整学名为Musa acuminata(AAA Group, Cavendish Subgroup),三倍体植株无法正常形成种子(但留有种子的痕迹)。为毛没人对香蕉能不能吃产生疑问呢?因为香蕉无籽似乎是自古有之,其它水果则可能是新近出现的。人们对新技术总是会惶恐的,尤其是生物技术。

西瓜无籽也是三倍体植株。正常的西瓜都是二倍体,要想变成三倍体可不是乘个1.5就能办到的。先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西瓜进行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而成四倍体西瓜,然后用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种子即为三倍体西瓜。这些种子种出的植株,就会结出种子败育的“无籽西瓜”来。就冲这麻烦劲儿,无籽西瓜贵个两三倍,可以理解吧?

三倍体植株必然不能产生正常种子,但无籽的水果却未必都是三倍体。有些水果的子房可以不经受精而发育成果实,果实不含种子,称之为“单性结实”,脐橙、温州蜜柑之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还有一种“伪单性结实”,虽有受精过程,但种子败育,种子最终会保持很小的状态,接近无籽。这两种情况都会偶尔以基因突发的形式出现在植物身上,导致植物本身“断子绝孙”,但人们却可以通过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的手段使其开枝散叶,也就相当于宏观上的克隆。比如,世界上所有的脐橙本质上都是1820年巴西某修道院一棵突变株的复制品。

葡萄的情况略复杂,两千多年前就有无籽葡萄了,既有能单性结实的品种,也有种子败育的品种,这些都是天生无籽或接近无籽,著名的汤姆森无核葡萄属于后者。但是,无籽的葡萄品种毕竟不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它们之外,还可以使用各种手段进行诱导单性结实。使用较多的是“化学诱导”,即用赤霉素等浸泡葡萄的花,可以让葡萄结出饱满无核的果实来。各位观众,这就是传说中的“抹避孕药”了!

赤霉素当然不是避孕药,而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你也可以叫它植物激素----虽然它不是避孕药,但我相信不少人看见“激素”二字就慌了。淡定一些,植物和动物分化已久,彼此之间有霄壤之别,对植物有用的“激素”通常对动物不起作用,反之亦然。而且实践中赤霉素用量很小,用多了会造成植株失绿、徒长,反而会影响产量。植物本身也会产生赤霉素,主要存在于生长旺盛部分,如茎端、嫩叶、根尖和果实种子,你躲不开,也根本不用躲。

水果无籽无疑是件好事儿,让吃货可以酣畅淋漓地享用水果,而不必担心种子破坏整体愉悦感。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技术手段让一切水果无籽,但有些水果却不宜或不必这样。石榴的可食用部分就是种子的外种皮,实为种子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种子没了,外种皮自然也就没了。如果食用部分是“假种皮”如荔枝等,还是可以鼓捣一下子的,荔枝就有无核品种。还有桃、杏、樱桃等核果,没种子只是没桃仁杏仁,内果皮发育而成的硬核仍在,完全木得意义。

上天有好吃之德。对于一切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有助于吃的更多吃的更好的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我们都应持有开放接纳的心态。你所向往的“天然”,自打农业诞生起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文 | 五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