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舶表跟达芬奇学了这一招后,据说要“专治”文艺青年

说起来,跨界合作对宇舶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踔厉风发作为一个品牌的策略方针,宇舶制作过很多限量版腕表。纵观钟表品牌们的善用手法,这些限量款腕表多数都是已有款型的主体,然后再加以变化。比如新的标配配色、新的表壳材料或者一根新的表带,以此和普通表款区别。

而宇舶刺青,给了我特别的感觉,这无关于它是不是拥有极高的呼声。

刺青让我看到宇舶对市场的包容和开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原型是由纹身艺术家Maxime Plesica-Buchi设计的,当然他的身份不仅如此,更是企业家和腕表爱好者。(抬头看了一眼横幅,我想Maxime Plesica-Buchi应该不会来咱这吃夜宵,毕竟花臂。)

他开办的公司就像一家多媒体平台,有专注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出版物;还做街头的服饰(Sang Bleu Physical);还有纹身工作室...也就是几乎前沿、时髦的领域他都有涉及。

Sang Bleu的诞生离不开前卫和专业。

原本宇舶大爆炸系列中表款元素足够丰富,但看刺青则像是重新设计过的Big Bang腕表,用材也多样化,钛金、镶钻钛金、King Gold(宇舶自己的材料)和陶瓷,但尺寸的DNA没有改变,标准的45毫米,不同的是表壳和表盘。

表壳和表盘都是由Maxime Buchi设计,之前看过表友的实物比照片更有视觉冲击感。比如说,表圈现在是经过切割和切斜角的,呈现一种六边形的效果,跟其他Big Bang表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刻面给宇舶刺青表壳营造一种更深邃的感觉。唯一继承到表圈上的设计特征是标志性的宇舶H形螺丝。防水等级为100米,这个标准应该是奢侈运动表的最低要求。

多边形的表款里布满了对称的线条,相互叠在一起,在艺术领域称之为“完美”。这种线条结构的灵感来源自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堪称“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维特鲁威本身是一位建筑师,来自古罗马。由于当时的建筑设计是没有统一标准,于是他在自己的《建筑十书》中,将人体的肢体比例应用到了建筑丈量上,还整理出炉了一套人体比例。

之后达芬奇深受影响,利用人体比例这个思想,绘制了拥有完美比例的人体画像,包括英国温莎堡皇家图书馆收藏的达芬奇画册中也遍布了这种思想。文艺复兴的意大利1欧元硬币上,也刻画了“维特鲁威人”。

这就是刺青的独特之处

如何通过这个维度空间读取时间?其实一旦掌握了窍门,读时将会变得非常简单;红色箭头部位表示的是时指示、黄色箭头部位表示分指示,表盘中间最小的那个则指示秒。为了帮助这款表的主人读时,内侧的分钟刻度轨道会跟分钟盘对齐。

对称线条和几何图形一直延续到了表壳中央,在两侧的表耳都刻有图案,甚至表带也没有脱离这个风格跟整体构成一个连贯的外观。

机芯方面是宇舶的Unico HUB1213,本质上这是一块拿掉了计时功能的Unico机芯,因为表盘的特殊性,齿轮链经过改造可以提供给移动时针盘的更大扭矩。动力储备保持72小时也就是大概3天。

老邓说表:

我之见,对它更多的是享受几何与线条之间的蟠根错节。从你过目不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奠定了它在制表美学上的地位。反观我们中国的“刺青”文化,刚有要破茧成蝶演变为一种表达真实自我的文化,却又在“花臂”的横幅中摇摇欲坠,不易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