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人临终前所说的话,最能说明这个人的思想、精神和操守,有时甚至是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和概括。
1、伍子胥数次劝吴王夫差杀勾践,不听。再劝谏夫差莫急于进图中原,遭拒。夫差反而听信伯嚭的谗言,认定伍子胥阴谋反吴,派人送宝剑一把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长叹:“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作为中国最古老复仇故事的主角,他的遗言既有日暮途穷的无奈,也犹如一把利剑一语成谶了。
2、秦二世二年七月,咸阳的一个闹市口挤满了人。这一天,是李斯和儿子被腰斩的日子。临刑前,李斯问儿子:“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儿啊,我现在想跟你回上蔡老家,领着咱家的小黄狗,出东门追野兔子,还有可能吗?说完父子二人相拥大哭,经历过轰轰烈烈,方才怀念平静时光,可惜为时晚矣!
3、一代枭雄曹操,临终前唠叨了一堆家务事。他说,我死以后熏香你们分掉,别浪费了。老婆和歌女们住到铜雀台,不要亏待她们。这些人如果闲着,可以学习编草鞋,万一曹家破产了,可以卖了换点饭吃。苏东坡评价说他“平生奸伪,死见真性”,整个世界只有“大事”的人,一生将结束的时候,终于能坦然谈论细枝末节的事了。
4、金圣叹狷狂了一辈子,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不改英雄本色。刑场上泰然自若,向监斩官索酒畅饮,大笑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酒罢刀起头落,从他的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这是这位才子,在人生舞台上的最后一次演出。
5、清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病入膏肓。弥留之际她郑重地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人们一直不明白,这样一个成功坐上女皇交椅的女人,这样一个控制大清长达半个世纪的铁腕太后,何以留下这样的遗言?
6、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袁世凯本有机会做“中国之华盛顿”,却成为了窃国大盗。他最终死于尿毒症,留下两句遗言:“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相传除了这两句,弥留之际还曾连呼:“他害了我。”这个“他”是谁呢?有人说是一心想当“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说是一心想做“帝王师”的杨度,也有人说是他痴心妄想的帝王梦。
7、瞿秋白在狱中写下《多余的话》,最后除了提到很多好书,还意外地写道:“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字里行间非常小清新、小文艺,英雄侠骨柔肠的背后,还有不可辜负的文学与美食,在临刑的时候,还深深的怀念起最爱的文学,和最爱吃的家乡豆腐。人之将死,冲口而出竟是人之常情。
8、沈从文临终前,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的回答是:“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后来,沈从文的骨灰在家人的护送下,回到古城凤凰,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葬在听涛山的五彩石下。墓旁的大青石上,刻着沈从文自己的一句名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9、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夏衍,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待他开门欲出时,夏衍艰难地嘱咐:“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了过去,从此再也没有醒来,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他奋斗了95年的人间。仁者爱人,这是做人的基本知识,更是一种礼仪。 那个小小的“请”字,便是一盏礼仪的明灯。
10、侯宝林生命垂危之际,他主动提出安排一次生前告别。病榻前,众弟子安慰侯宝林,说您的病会好的,大家还希望听到您的相声呢。这时,侯宝林挺了挺虚弱的身子,微笑着和大家说:“上什么舞台呀,顶多再当一回布景,让你们在八宝山我的照片前边儿照相。”大师的一生是幽默的一生,临终前也不忘来一次“砸挂”。
和马克思比起来,以上十位的遗言颇为庄重,因为据说他老人家临终最后一句话是: “真罗唆,走开吧!没说够的傻瓜才有临终遗言!”还真是出人意料啊!
因为做公众号“路边摊”的缘故,需要我不断地做功课,不断去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在我看来,历史就像良田万顷,够你几辈子去收割,我在“收割”的时候,居然发现里面也掺杂一些“稗子”,不如索性把这些“稗子”也单独存放并分门别类地整理,倒也蛮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