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山西成也煤炭,败也煤炭?

矿里有家却并不富裕

很多人一听说山西,第一印象就是财大气粗的煤老板,而且这些煤老板还往往出现在各地的都市传说中:一夜之间包下新开盘的楼板,成为炒高全国各地房价的罪魁祸首。然后进一步就可推得,山西矿里有家,所以山西人很富裕。

不过,这是假象。如今山西经济还真不够发达,不少山西人也并不富裕。

大多数山西人并不富裕这件事本身,看看山西的人均GDP就知道了。山西人均GDP在2018年是45328元,不仅远低于64644元的全国平均水平,还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垫底,在中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七。跟在它后面的就剩下一些西部省区了,实在是不好看。

山西的穷困在哪里得以体现?“十三五”开局之年,山西省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有58个,占全省县级行政区的一半。你可能想不到,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同,就有六个贫困县。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两个与山西有关(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

当然,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逐步开展,今年山西的所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将摘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在考察山西2013-2018年的经济增速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拐点:2014-2016年经济增速很低,其中2015年更是只有3.1%的经济增长。

后来我们比对了一下秦皇岛5800大卡动力煤港口平仓价,发现了真相。

2014-2016年间国内煤炭价格正处于谷底,山西经济增速就放缓了。等到2017年煤炭价格又重新回到高位,山西经济增速也就恢复到比较高的水平。

可见山西经济还是相当依赖煤炭产业的,经济增长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非常大。

同样的,过度依赖煤炭产业,会造成对其他产业和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长远来看会阻碍山西的经济发展。

最糟糕的是,长期煤炭开采还有负外部性,让山西深受其害。

煤老板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

在本世纪头几年,山西的经济增速还是很快的。那时候的山西赶上了好时候,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煤炭需求大增,也就带动了山西经济的高速发展。

那段时间也是煤老板的好日子,本世纪初到2009年,在互联网刚刚普及的这些年里,煤老板就是网上调侃的暴发户对象,各种都市传说中人傻钱多的主角。与此同时,遍地开花的小煤窑也是安全生产的巨大隐患,那些年里山西矿难频发,隔三差五就能在主流舆论里引发轰动。这些矿难多次造成多人伤亡,以至于有人说那是“带血的煤”。

这段煤老板的好时光也没过几年就结束了,2008年后由于金融危机,煤价下跌,2009年山西更是启动了煤改。之后的两年内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了1053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

山西的煤矿企业主体也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其中大多数是国企,极少部分是有资质进入的民企。早先嗅觉灵敏的煤矿老板把煤矿转让了,而另一些民营煤矿主的煤矿则被关停,投资被套。

前段时间某著名编剧曾说过,煤老板做投资人时并无所谓他们的剧本创作,所以他特别想念煤老板,希望他们能再回来。然而他的愿望肯定是要落空了,山西煤老板作为一个群体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少完成了转型,有卖麻辣烫的,也有开黑车的,总之是没有机会再去挖煤了。

好消息则是,正规化运营后,山西的矿难少了很多,工人兄弟的安全有了保障。然而金融危机之后煤炭价格大幅波动,山西经济增速还是会随之波动,山西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减少对煤炭开采产业的依赖。

“资源诅咒”,山西的其他产业怎么了

但是依赖煤炭收入久了,转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煤炭价格上涨、采煤还有利可图的时候,赚钱是较为轻松的。

和采煤相比,山西其他产业赚钱难,那就会让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集中于煤炭开采行业,制造业、服务业、研发部门等能够获得的资源相对就少了,这就是很明显的挤出效应。尤其是技术创新,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挖煤就能赚钱,谁会辛辛苦苦去搞创新呢?

根据《2018年山西省科技创新评价基本状况》,山西2018年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12人年,居全国第22位;R&D研究人员21786人年,居全国第21位;万人R&D研究人员6人年,居全国第22位。R&D经费内部支出133 亿元,与GDP比值为1.0%,居全国第20 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35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0%,居全国第26 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9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7%,居全国第17 位。

在研发投入的各项指标上,山西在全国的排名也就比其人均GDP排名稍好一些。

高新产业跟不上,山西对煤炭开采产业的依赖进一步加深,导致山西的产业结构进一步畸形——很常见的恶性循环。

等到煤炭价格出现波动的时候,由于对煤炭开采产业的依赖,山西的经济增长也就会随之波动,而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研发投入和其他行业的投入也就更捉襟见肘了。

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很丰富,在短时间内能为该地区积累财富,却导致该地区生产要素及集中于自然在资源开采行业,对该地区的其他行业存在挤出效应,在长远看来对该地区的经济不利,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叫做“资源诅咒”。

由于存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山西在某种程度上,也遭受了“资源诅咒”。

躺在煤炭资源上的人

资源依赖文化对山西本地人的观念有很大影响。

生产要素集中于煤炭开采行业,有一个例子就是劳动力的利用,煤炭开采在那些年里也利用了“人口红利”。

然而煤炭开采行业附加值低,依赖的劳动力也多是低学历劳动力,对高学历劳动力的需求就很少,而其他行业则存在挤出效应,导致高学历劳动力在省内不好找到工作,只能去省外,造成了人才流失。

而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孩子读书上学接受高等教育这条路很长,花费很大,毕业之后工资还不一定高(流下了心酸的泪水),还有可能远离家乡。而眼前的煤矿热火朝天,收入也不算低,也不用讲究很高深的技术,在家门口找个煤矿打工挣钱似乎是一条更好的出路。于是当地的人力往往选择在煤矿工作。

在他们朴实的观念中,上学也是为了找工作,那还不如少读几年书,直接去矿上打工来得实惠。

然而煤炭开采受价格周期影响很大,当煤炭价格下降时,很多村民就丢了工作,成为无业游民。

而管理者也并不会比农民更有远见。

矿里有家,那是老天爷赏饭吃。反正也是流官,同样地完成GDP考核目标,何必自讨苦头培养那些长远才能获得收益的产业呢?继续依赖煤炭开采,甚至进一步加大依赖,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是他们最朴素的追求。更何况资源诅咒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寻租空间,远比自掏腰包地做高新投资爽得多。

比如2009年的山西煤改,就给了基层官员以寻租的机会,在其中不少人吃拿卡要,或者变相入股,利用权力换取自己的私利,围绕煤炭开采在产业形成了特殊的腐败空间。到后来2014 年山西塌方式腐败被查出,多数落马官员与煤炭产业关系密切。

而在2014年大力整顿塌方式腐败后,直到2016年才有本地官员晋升省部级。

阵痛难以避免,但大力反腐败对于山西绝对是一件好事。

煤炭开采,环境破坏

煤炭开采带来的负外部性也很严重。

山西有很多贫困县,那里的贫困不是单纯的缺钱,还有着其它别样的细节。比如环境因为煤炭开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很差,健康受到损害。

根据山西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煤炭开采目前已导致形成500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区,其中超过2940平方公里为严重地质灾害区域,而且以每年94平方公里的速度形成新的塌陷区。截止2015年,由于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外部性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70亿元

上述数字翻译成当地农民的生活,就意味着土地塌陷,村庄成为了“悬空村”;耕地塌陷,连农业生产都受到了破坏;大面积塌陷存在,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并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而很多农民的房子就是土坯或砖木混搭,破坏了的地质条件和严重的塌陷导致他们的房屋受损,无法居住。

长期开采煤炭导致地下水资源被破坏,河流受污染,原本就缺水的当地生活条件进一步恶化,人畜饮用水困难,仍有大量农户使用旱厕。废料污染、空气污染河水污染也会造成农产品减产。

所以在当地的贫困表现形式还是比较特殊的,具体表现在用电和耐用消费品方面并不算贫困,义务教育阶段的失学儿童问题也不严重,但水资源、农业生产等方面受到了影响,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居民身体健康受损,居住环境不良。再加上对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年轻人满足于在矿上打工而难以进一步下决心受更多教育,这些才是当地贫困的面貌。

所以当有人还在认为山西靠煤炭赚了大钱的时候,也就请你千万别对山西有很多贫困县感到惊讶,毕竟资源性经济很难惠及全民,更多人承受了煤炭开采的负外部性。

山西路在何方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中国还很大,不同地区的人们贫困的原因怕也有很大的不同。像山西这种很多村庄因为煤炭开采而环境破坏,导致贫困的事情,应该频发于矿产资源丰富并得到大规模开发的地区。而外地人往往不会理解,以为这些地方家里有矿,按说会活得很滋润才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国的扶贫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也体现在这一点上,各地情况不同,问题却都很严峻,而很多人却看不清扶贫工作的意义。

然而山西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

山西的煤炭资源还很丰富,而且新能源也在短时间内没办法彻底代替化石燃料,所以山西还可以靠挖煤获得经济利益,在这段时间内必须抓住机会进行产业转型。而目前的山西除了煤炭相关产业联系紧密之外,其他产业的联系较为松散,形不成产业链之间的协同配合,走能源革新可能还算条路。

中部其他省份已经在努力了,各省省会,尤其是长沙、武汉、合肥和郑州,都在想尽办法争取更快的发展,就连西边的西安也动力十足,太原也要加把劲了。

目前扶贫工作就是对山西很大的支持,而对于煤矿生产造成的塌陷区,确实要大力治理,修复生态环境,这才能在根本上改善当地居民的贫困现状。

山西还要做好人力资本积累,重视高等教育,与此同时还要改善人才环境,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山西。

山西也很需要其他产业,减少对煤炭开采产业的依赖。

目前其他中部省份都在大力招商引资,也开出了各种条件吸引人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其他省份已经对此有了足够重视,山西也要行动起来。

山西早晚有一天会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到时候这些苦难就是历史了,就像在山西成长的作家刘慈欣在《地火》的结尾写的那样,回顾起来,孩子们只会说,“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