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八骏、西土美玉周穆王西巡到底是为了找寻什么?

关于玉石,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毫不夸张的说,5000年的华夏文明是玉石文化撑起了文化的脊梁。从考古角度来看,早在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中,玉器在部落中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延续到后来的夏、周、秦、汉等朝代,玉器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使到近代以来,受中华文化影响的许多东亚国家也是十分重视玉器的,比如近期的日本天皇华换位事件中,日本国的三件神器之一,就有一件玉器,足可见玉器的重要性,谈及玉器,玉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一场寻玉之旅!

周穆王西巡

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一位汲郡人盗掘了战国魏襄王墓,意外发现了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盗墓者想要的是金珠宝贝,对于这些散乱的竹简,根本不以为意,竹简被点燃用来照明,墓中宝物也被悉数取走。官府听到消息,赶紧派人前往收书,可惜收来的又都是些烬简断札,多毁落残缺,仅得素丝竹简数十车,从汲郡运抵京师洛阳。晋武帝命中书监、杜预整理,校次第,寻考指归,翻印成当时文字,共十五部八十七卷。这批竹简皆为蝌蚪文写成,每简四十余字,记载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及三家分晋之事。后世人将这批竹简称为《竹书纪年》或《汲家书》,共七十五篇,其中有记周穆王西巡的《穆天子传》五篇。这位穆天子到底是真有其人,还是茫味难考的神话人物,至今依旧众说纷纭。

周穆王西巡壁画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穆王使造夫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从洛阳出发后,穆天子御驾西征,足迹所及,行程逾万里,远方诸国纷纷逢迎礼遇。他一路走,一路搜求各地宝贝奇珍,其中玉是他的重要目标。当移王来到河套之地的河宗国之后,大服带,夹佩奉壁,南面而祭河神。他将玉璧和牺牲沉入河水,虔诚祝祷。这时,河伯传下天语,直呼穆王之名,叫他从今往后不要忘记定时祭享的事情,又吩咐他去昆仑山看宝贝:“穆满,示女春山之瑶……乃至于昆仓之丘以观春山之瑶。”穆王遂一路向西北,经过赤鸟氏、容成氏等国。在辛西日,他登上昆仓峰,参观黄帝之宫殿,准备全套的牺牲,祭拜昆仓山。之后往北,驻跸珠泽湖,当地人向穆王献上稀世白玉。

周穆王会见西王母

在赤乌氏的地盘上穆王得到了象征天命所归的嘉禾(“取嘉禾以归,树于中土”),他不禁感叹道:“赤乌氏,美人之地也,宝玉之所在也。”在容成氏境内的群玉之山,穆王收获了大量美玉(“天子于是取玉三乘,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据后人考证,这个“群玉之山”在今天新疆莎车附近,名叫密尔俗山,以盛产美玉闻名于世,直到清朝,这里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美玉万斤。在一路收集了这些美丽的宝物之后,穆天子终于来到了西王母的土地上。他捧着白色的玉圭和黑色的玉檗觐见西王母,向她献上来自中原的丝绸。据《穆天子传》卷3的记载,“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主玄葉,以见西王母,好就锦组百纯,口组三百纯,王母再拜受之。”乙丑日,西王母设宴,与穆天子宴饮于瑶池之上。瑶池就是美玉之池,所以后世又将西王母称作“瑶母”。欢饮之际,西王母为穆天子吟通了一首情意绵绵的歌:

白云在天

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

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

尚能复来?

壁画中的西域骏马

穆天子和之曰:

予归东土

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

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

将复而野。

当然这位穆天子兴师动众地西巡至昆仓山,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去寻找那位神秘的女神。他有着更为实际的动机。东亚大陆的玉文化传统始于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的兴隆注文化,对玉块、玉管、玉珠的使用早在八千年前就已经相当成熟了。在中原王朝看来,玉石是一种跟王权建构相关联的神圣象征物,因此对玉料的占有和垄断就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了。也因此,西行的驱动力在于一种对玉的信仰,而绵延几千公里的走访和探寻,只是一个将玉石信仰加以“物化”的过程。

穆王八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