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在篮球这项运动上,美国并不总是世界第一

六月。

在这个院线片大片云集,同时也鸡肋至极的六月里,想找部好电影,无异于大海捞针。

尽管商业大片和老牌IP扎堆上映,但我依然想坚定地说,整个六月,我最喜欢的是这部小众电影。

没有之一,而是唯一。

1971年,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东西方争霸的冷战阴霾中,铁幕之下,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从民众到高层,从生活到娱乐,渗透至方方面面。

可偏偏在这一年,苏联篮球队临危受命的新教练加兰任在记者会上「口出狂言」:明年就是慕尼黑奥运会,我们要打败美国队。

果然,话音未落,全场哗然,舆论陷入投降式爆笑,政府高层开始进行集体施压。

加兰任自然知道自己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当时,篮球被称为一项「专属于美国人的运动」,从1936年开始,美国已连续36年获得全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赢面都不大。

就连队员们自己,都觉得战胜美国队是在痴人说梦:

头号球星谢尔盖患有膝伤,难以适应高强度比赛;

萨沙罹患绝症,球再打下去怕是连命都得搭上;

伊万有深度近视,一上球场就恍恍惚惚;

格鲁吉亚得参加妹妹婚礼,期间无法进行训练。

甚至,队员里还有人心生叛变,一心想着趁参加奥运会迎接资本主义国家的拥抱…

可就是这样看似力不从心,一盘散沙的队伍,在一年之后的慕尼黑奥运会走到了总决赛,并且一度领先了美国队10分。

比赛临近结束,50:49,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

最后关头,只剩3秒。

这稍纵即逝的3秒,要完成一场跨场长传,并确保在比赛结束前确保将球投进球筐…

两年前,这部《绝杀慕尼黑》在本土上映,不仅引发俄罗斯民众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并最终刷新了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纪录。

但是,影片在国内上映时,足足删减了13分钟。

部分重要剧情的剔除,导致某些桥段有明显的断层和突兀感,部分情节铺陈乏力,破坏了影片的流畅感,影响了观影体验。

这13分钟的删减显然不是为「不可抗力」的政策原因做出的妥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影片自己为了争取更多排片进行的自我阉割。

放下电影之外的杂音,这场注定被写入世界体育史的比赛,本身就存着两种对立的争议。

正反两方,泾渭分明。

最后的3秒钟足足打了3次,这场比赛美国感觉受到了侮辱,拒绝承认结果,更是拒领银牌,至今,那些银牌还搁置在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里。

这也意味着,这部电影的魅力,不只有青春热血,也有时代的助攻,这两者之间的对抗与支撑,把影片压轴的决赛现场,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影片用长达1小时的电影时长不遗余力地还原了整场比赛的各项细节,用服装、道具、表演、场面、动作、站位重新搭建起当年那场比赛的盛况。

尤其是最后3秒钟的还原度,堪称教科书水平,就连最后上篮绝杀时的那下踉跄,都被做到了神级复刻。

▲1972年奥运会男篮决赛现场

影片拍摄耗时3年,为了最后的这场决赛,所有演员们进行专业篮球训练长达1年。

整个团队不计成本,将当年的比赛实况钻研了300多次,剧本修改了22版,史无前例地投入7台机器封闭式拍摄了30天。

燃,是所有人对这部电影的第一观感。

这是一种基于真实但又超越真实的狂热。

快速的节奏之中,是目不暇接的场景切换,是构图、色彩、光线、镜头调度通力合作,MV式的美术剪辑和慢门镜头赋予了俗套新鲜的视觉快感;激动人心的强有力配乐,给人极度充血,近乎炸裂的紧张感。

当这些元素有机排列并张驰有度地出现在大银幕上,哪怕你对篮球再冷淡,对运动题材电影再无感,它也会让你产生灼热的参与感。

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把既知真相的一场比赛,拍得热血沸腾;把残酷的竞技体育,表达得幽默乐观;把原本属于运动迷的主题电影,拍得极接地气,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找不到需要门槛才能理解的画面。

这是因为,其背后支撑着《绝杀慕尼黑》成为票房冠军的,绝不单纯是战斗民族的集体自嗨,而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是普世价值。

在这部电影里,你不仅可以看到竞技体育的残酷和趣味,还能看到命运的无常,看到人生的苦难,看到友情、爱情、亲情的伟大,看到体育精神的永恒,看到球场上人们对篮球的热爱和尊重…

你可以看到,被医生宣判活不过一年的别洛夫,在一次次肌肉的碰撞中,他屡次疼痛难耐,却又拼命奔跑,当那个至关重要的三秒降落于他头上,他突然发现:没有什么不可能,无论是三秒,还是一年。

你可以看到,赢下那场比赛之后,队员们回到更衣室,把装有奖金的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让他给他瘫痪的儿子治病。

你可以看到,球场上,就算是站在前苏联对立面的美国观众,也会忍不住为前苏联的球员们坚韧顽强的精神所感动,有人骂娘,也有人为他们鼓掌,甚至称他们为英雄。

这一刻,没有那么多对立冲撞的民族主义,所有的较量仇恨和势不两立,都让步于普世的体育精神。

难得的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俄罗斯没有一味地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反而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自黑:

黑海关的严格审查,黑国家的闭塞,黑落后的医疗,黑在「慕尼黑惨案」之后试图通过退赛来保全自己的政府高层…

但你依然能闻到球场上涌动的荷尔蒙与沉重的政治气候,以及浓郁的情感混合的味道。

比如,你能看到导演暗戳戳埋下的一些「敏感」台词: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这句话,放在今时今日的国际环境中看,很微妙,很意味深长,很值得玩味。

两个月前,我在推荐《危楼愚夫》时说,我一直很喜欢俄罗斯电影,无论是《利维坦》,还是《盛夏》,或者是梁赞诺夫的「悲喜三部曲」…

它们可以很生猛,也可以很深刻;可以很敏感,也可以很感人;可以很直接,也可以很干净;可以很商业,也可以很文艺;可以很无畏,也可以很温柔…

但都有着不同于主流欧美电影的独特气质,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和喜爱。

但也可以发现,这部《绝杀慕尼黑》目前排片不多,票房平淡,想在票房上与好莱坞大制作掰手腕,同样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各个维度和环节上看,它都很难获得理想票房:没有大明星、大制作、大IP加持;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发,令人不明所以的电影名;

难以被市场接受的体育类主题;

俄罗斯电影在中国没有票房号召力…

但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不再狭隘,它正以更大的气度和包容,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

而这部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绝杀慕尼黑》,绝对有资格在中国受到尊重和礼遇。

无论如何,它不应该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