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为何始终不向中国宣战?

按照近代国家惯例,国家与国家之间若彻底撕破了脸,不得不拿起武器互相殴打之时,往往还会搞一个仪式感极强的仪式“宣战”,即告知敌对方我现在要开始打你了,是一种战争礼仪,若违背了将会被后人唾弃。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满美国的禁运,决定向美国发动进攻,战机在宣战书还未送达美国政府处时,对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进行了轰炸,结果至今全世界都还在骂日本于二战的行为是“偷袭无耻”。

而当我们翻阅在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所有外交文件,日本侵略了我们中国10余年,竟然从未正式的向中国政府提交过宣战书,换句话说整个二战日本对中国的进攻都是“无耻”的不宣而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对苏联的行为,同样是侵略它国土地,1961年6月22日在确定一定要打苏联之后,德国是明确的向苏联发去了宣战书,宣布二者将在战场上斗个你死我活。

至于为什么日本不遵循战争礼仪,在侵略我们中国之前或者前期,向中国政府宣战。小袁认为原因主要有2个要点,第1点是日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侵略。

强调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中国处理内政,出兵东三省不是要占领该地,使其变成自己的国土,而是要帮爱新觉罗·溥仪复兴他的满洲国,且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撒谎。

1934年3月1号日本关东军还隆重的为溥仪举行了登基大典,向全世界宣布日本的行为是一种“正义”的行为。但是这个“正义”是有所取的,帮溥仪复国可以,但是代价是溥仪得当傀儡。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之后,采取了跟占领东三省之后一样的善后手段,为表示自己不是要中国的土地,要在南京城找一个有话语权的人当傀儡。

而这一次中了日本这招的是,时任中国政府仅在蒋介石之下的国民党2号人物汪精卫,1940年3月30日,在日本人精心保护之下,汪精卫以“还都”的名义在南京城成立汪伪国民政府,宣称代表中国和日本结成兄弟之邦。

第2点是基于第1点基础上的“日本没必须要跟中国宣战,否则将自己扇自己的耳光”,虽然我们现在都是不容置疑的说,二战时期的中国合法政府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但是当日本相继扶持出满洲国、南京汪伪政府等傀儡政府之后,蒋介石已经不再是日本官方层面的中国政府,且为了表明这个事实,1938年1月16日日本政府特意发布对华声明,“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为中日和谈之对象,中日问题绝无第三国调停之可能”。

同时1940年南京汪伪政府和日本签署的《日华基本关系条约》,汪伪政府代表中国,跟日本建立起了附属关系。因而在日本的角度上,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的盟友。

对自己的盟友进行宣战,显然不符合近代战争礼仪,否则会被骂成“没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