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为什么“压线录取”心理不可取?

每年进入6月份,孩子的分数基本定型了,焦虑的家长们又开始把焦点转移到了志愿填报上,经历了各大机构“免费”“公益”讲座的轮番轰炸,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您听得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出了会场门,还是不知道怎么帮孩子填报志愿。

每个家长都希望想让自己的孩子,以最低的分数考入最好的大学,最好“压线进校”、“不浪费一分”。家长们,如果这时候有人告诉您他可以给您做填报,能保证孩子压线进校,还给您举了一大堆的往年案例,这时候您就要警惕了~~~

多年经验告诉我们:“压线录取”是结果,不是过程,也不能预测!原因您往下看。

第一、什么是“压线录取”?

假设,2018年,北京理科生小王今年考了574分,名次11400多一点。第一志愿报考了首都师范大学,并被成功录取,他算不算“压线录取”呢?看一下下面的数据。

答案显而易见:当然算,因为我们知道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就是574,妥妥的压线录取了。

所谓“压线录取”:指的是考生以高校最低录取分数或者接近最低录取分数被目标大学录取。这是一部分家长追求的终极理想,这种心理表面看起来是追求了利益最大化,但是压线录取,真的赚到了吗?

第二、收到首师录取消息,小王并不开心。

小王想学计算机类、或者经济类的专业,录取的却是旅游管理专业,他报考的时候也没有报考这个专业,本身也并不喜欢。想到大学四年也许都要学旅游管理了,小王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压线录取的缺点了。冲一冲的学校自己都是垫底的,专业就更没有选择余地了,只能服从调剂。如果被调剂的专业不喜欢,那没有办法,这是压线的代价。如果冲进了985或者211等好学校还算是比较可以接受,只是为了不浪费分数,不考虑专业和地域,盲目冲高,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要想做好高考志愿填报,讲究两点:(1)有足够的参考数据辅助决策。要想报好一个志愿,需要很多数据:比如孩子的高考成绩和排名位次、本省(市)批次线、目标高校至少3年的录取分数线、目标高校的专业录取分数和情况……掌握的数据越全面,做出的决定越科学合理。数据可以自己收集,也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PS: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的机构已经收集好了,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参考一下,能省不少力气);(2)要做好专业和大学之间的平衡。既要考虑到大学的录取分数,又要考虑到专业的录取分数。简单地说,我们根据高考分数大范围选择了一组学校,这些学校中地域、专业综合对比,一分一分的增或者一点一点的减,直至得到一个较满意的学校和专业。只要孩子城市愿意去,专业愿意学,就是最好的志愿填报。

一味追求不浪费一分,只图学校的名气,而忽略专业等别的因素,忽略这样做可能带来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遗憾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