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开放,越来越多的“歪果仁”来到中国,或旅游,或留学。美景看不完,美食更是尝不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美食里的文化可是也不少呢,而且,“歪果仁”们也特别好奇,每一道美食,都要问个出处,问个来历。
小编就认识不少的朋友,来自五洲四洋,有短期旅行的,有长期留学的,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到了中国,都是秒变“吃货”,变成“吃货”还没完,一定要吃出个所以然来。
这不,小编就碰上这么一件事。
有次有几个国外的朋友要回国了,非要和小编聚聚,因为小编能带他们吃到正宗的中国美食。正式开餐,我们都是先上凉菜,有个醋溜黄瓜,他们吃起了爽脆可口,便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黄瓜怎么可以做这么好吃,是不是你们天天吃这个菜。
小编一听笑了,幸好平时有准备,可以给他们普及关于黄瓜的知识了。
黄瓜虽然产自印度,但是却在中国吃出了与众不同。最早,黄瓜不叫黄瓜,叫胡瓜。黄瓜一词的由来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石勒有关。他出身少数民族,不许汉族用“胡人”来称呼他。有一次,他召见一个叫樊坦的汉族官员,这个官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来见他。石勒就问他为什么这么穿,樊坦一听慌了神,回答说,胡人抢走了他的衣服,他没有穿的,就穿了打补丁的衣服。樊坦刚说完,就后悔了,因为他犯了忌讳,不能说“胡”这个字,否则可能被杀头。幸好石勒没有生气,然后到了吃饭时间。饭桌上有一盆胡瓜,就是现在说的黄瓜,石勒就问樊坦这盆菜叫什么。他就想,这个樊坦要是再犯了忌讳,就不会再饶了他。樊坦急中生智,说这盆菜叫“玉盘黄瓜”,他没说是“胡瓜”,逃过一劫。后来,这个叫法流传开来,为了不犯忌讳,大家都用黄瓜这个名称了。
几位外国朋友不由得发出惊叹,小小一根黄瓜,竟然还有这样的故事,十分有趣,很快,一盘醋溜黄瓜被他们一扫而光。
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小编也觉得很自豪,这饭菜也是越吃越香呀。后来,有朋友就问了,小编是怎么做准备的呢?
这要归功于一个视频课程了。它是样的一个视频课程呢?
它就是凝聚了汪老师大量心血的系列视频——《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这个系列视频共50集,系汪劲武教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系统讲述中国有花植物的典型代表60余科、300种的珍贵视频,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拍摄完成。
那么,汪老师是谁呢?
汪劲武老师1928年5月生于湖南长沙,1949年7月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高中,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1951年入北京大学植物系,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汪老师从事教学和研究时间长达60余年,即使退休后,仍然以返聘的方式继续工作。汪老师兢兢业业,把大半生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中的人生实践,不仅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也是与“改革先锋”精神一脉相承。
在前一段课程中,汪老师讲解了旋花科、茄科、玄参科和唇形科等植物。在接下来几集视频中,汪老师带我们认识忍冬科,代表植物是忍冬属,忍冬属里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忍冬,也就是金银花;金银木是金银花的近缘种,也叫金银忍冬。它们是一个花一个木两个不同种,如何区别呢?汪老师从它们的果实上特意作了强调。忍冬科还有韧性很强的六道木,在北京见得最多的锦带花,比较少见的海仙花,以及包括鸡树条荚蒾和欧洲荚蒾两个不同种的荚蒾等。除此之外,汪老师还重点介绍了葫芦科,上文提到的黄瓜就是其中的代表;葫芦科还有一个专门的属——葫芦属,它的代表就是葫芦;葫芦科还有很多我们常见常吃的,包括南瓜、西瓜、西葫芦等。在介绍以上植物和蔬菜时,汪老师穿插很多故事和传说,颇为生动,比如黄瓜的来历,在餐桌上,可是我们提高谈资的好助手。
前往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观看《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第40-42集精彩视频
听汪老师讲黄瓜的来历
课堂结束了,但先别走开——
竞猜:黄瓜是单性花还是两性花?
黄瓜好吃,同学们看完视频,也一定知道答案!快来竞猜吧,答对就有机会获得科界积分或其他精美奖品!怎么参与呢?
在科界社区“汪劲武的草木课堂”话题下留言,展现你的聪明才智!
机会有限,快快行动吧!
上期问题回顾:玄参科和唇形科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唇形科的果实大多数是4小坚果,玄参科果实大部分是蒴果。
小伙伴们答对了吗?
《认识中国草木》书籍介绍:汪劲武老师在视频授课之余,还将出版一部充满书香气的植物学专著——《认识中国草木》。全书58万字,300余幅高清植物图片、标本图及手绘植物画。系统讲述60多科、300种植物的特征、分布,和鉴别方法。本书是汪劲武60余年植物分类学理论研究、野外考察、教学实践的集成呈现,以植物分类学的一般方法讲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全书以中国草木为重点,介绍常见、本土、有重要价值的以及濒危植物,除植物特征、产地分布等讲述外,更融入了体现植物特征的诗词等中国文化元素,用中国故事讲中国草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