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缅怀贝聿铭

据央视新闻报道,

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

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

截图自:@央视新闻

贝聿铭,美籍华裔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其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

凝望建筑大师

那是山里的一座寺庙。少年贝聿铭陪同重病在身的母亲于此静养,没有玩伴,百无聊赖,四周沉寂得可怕。只是,天快要亮的时候,会听到一种嘎吱嘎吱的古怪响声,那是一只只春笋破土拔节时发出的声音。这之后不久,母亲的生命之旅走到了尽头。年仅13岁的贝聿铭立于床前,眼泪汪汪地聆听她最后的嘱咐:“要照顾好弟妹,做他们的好榜样。”

又过了几年,从香港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的贝聿铭,见识了另外一种新奇:正在建造的国际饭店一天天往上“冒”,越“长”越高。他感到很有意思,甚至不可思议,心想:今后当个建筑师,造这么高的楼,也许挺不错的吧。

可身为银行家的父亲早就替他“规划”好了前程,希望他从事金融业或者去学医。贝聿铭觉得这并不是自己要过的理想生活。1935年8月,他自个儿拿主意,远渡重洋,到美国学建筑,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建筑学硕士学位。

贝聿铭的建筑事业起步于纽约。他领导一个由75名设计师和建筑师组成的小组,为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工作。12年之后,也就是1960年,贝聿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承接设计既具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公寓。他做的一些项目很受工薪阶层欢迎,并因此被费城莱斯大学授予“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1961年,贝聿铭承接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建造项目,迎来了自己建筑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作品广受赞誉,被称作贝聿铭“沉思几何学”的早期样板。他则说自己通过这个项目,“第一次有机会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形式”。这同时也标志着他的设计主题转向了巨型公共建筑物。自此以后,贝聿铭佳作连连,很快便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之列。

他设计的美国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一曲灯光和大理石、色彩和玻璃、绘画和雕塑的建筑交响乐”。

他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成为现代艺术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作品。

他主持的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改造工程,特别是他别具匠心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外形,当时虽饱受争议和怀疑,但后来却更进一步成就了他的美名。

祖籍苏州的贝聿铭自称是一个“西方建筑师”,但又坦承:“中国文化对我影响至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他为故国设计的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同样风格独特、声名远扬,充分体现了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三个主要特点,即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具匠心、建筑材料选择考究与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向“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致敬,

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

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

一路走好!!!

撰文/尹传红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