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上海真的要衰落了吗?

上海真的要为自己的保守付出代价?

最近有些文章称,上海由于没有赶上互联网创业潮,它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了。上海缺乏那些互联网产业发达城市的狼性,没人愿意在上海搞互联网创业,任何来到上海的外地人终究会喜欢上精致的小资情调,那些“要”的奋斗逼在上海是混不下去的,所以上海一定是僵化的、迟钝的、落后的,长此以往是不行的,早晚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些文章还不一定就是最新的原创,而是一年多之后被某些城市类公众号翻出来,起个惊悚点的标题,带上比如“黄金时代已谢幕”、“保守”、“付出代价”等词,分分钟又一个十万加。

这套操作让我好生眼红:辛辛苦苦写了不老少文章,也没见多少十万加出来,所以各位读者朋友要不帮我转发一下?

作为土著上海人,老油条看完文章挥挥烟斗轻蔑地说,有些文章从一个当地人的视角看是很到位的,所以传播量巨大。但是上海的产业结构等从来也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能决定的,他们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也只是浮萍,地方上逆天改命的英雄人物完全可以和他们毫无干系——这点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

我则认为,很多东西不能只局限在互联网上,无论是产业还是言论。很多读者朋友对《聊五块钱的 | 对象不是处女,我总是过不去这道坎》里反映出的观念(无论是正文还是评论区)都感到不适,那是因为本作者之前务虚太多,没有特别激烈的关于自身利益的讨论——一涉及到自身利益,大家都是很诚实的。

话说回上海。

现在新媒体已经是一个专业化的行业门类,写公众号的人广义上属于互联网人,眼里只有互联网那些事。他们已经忘了,在互联网之外,还有太多的产业,在互联网之下,现实中的中国也有无数个侧面。

如果一个人只带着他那一套观念上网而且无比顽固的话,多半是要气得三观崩坏,或是发表一些不知所云的言论的。

上海的产业发展自然有其历史根源和特殊性,也有其在全国分工中的独特角色,只用一个互联网产业来套上海这座城市,实在是有失偏颇。

而正如很多人没意识到中国还有很多地方相当落后、很多人还很穷一样,也没意识到上海的社会发展水平其实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平,正在走在发达国家经历过的社会阶段的路上——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全面迈入发达国家的社会试点。上海经济发展路径以及社会的特殊性也和它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有关。

民营企业在上海机会真的少

先看看上海自己的定位,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里是这样提的:

展望2035 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这个定位的口径其实和1992年时候上海面向 2020 年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定位,即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经济中心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国际大都市”。

可以说,上海国际化的方向是一以贯之,几十年不动摇的。

汪亮(2018)在《上海民营经济发展短板的理性思考》里提到了重视国际化的导向,仅从 1992 年到 2002 年的十年间,上海就引进了外企 675 家,吸纳外商投资 622.36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92.01 亿美。,截至 2017 年末,上海外资规模已超过 8000 亿美元,年增加值平均为 185 亿美元,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到 251 家,在全中国首屈一指。

与此同时,上海的国企规模也很大,截至 2017 年末,上海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 18 万亿元,是上海当年GDP的六倍。

所以不可否认,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是国有企业和外资得天下,民营企业的成长空间很小。截至 2017 年末,上海民营资本总规模约为 2.8 万亿元人民币,低于同期外资约 47 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地方国资约 83 个百分点。

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根据周效门等(2018)的《对上海工业经济当前及中长期发展的几点研判》,2011-2016年,国有控股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 35%以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60%以上,民营经济在工业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不过这年头,上海引以为豪的工业早不占经济总量大头了。如今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而且到203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 万左右,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 平方公里。严守人口和用地限制,民营经济在第二产业还想蓬勃发展就更困难了。如果民营经济真有什么机会的话,那还是在更容易弯道超车的第三产业。

有人觉得上海互联网行业不行,其实在制造业领域,上海也没有成长出像华为那样的民营巨头,反倒是互联网这种第三产业还有饿了么、大众点评和携程这样还算不错的互联网企业,据说这些企业还都有狼性,可以说和这座城市很格格不入了,规模实在起不来。

互联网差强人意,金融领域也基本上是大机构的天下,合规成本高对上海的金融业是好事——某些破坏性创新,比如最近两年时常暴雷的P2P,在上海往往就混不下去。

可能文化产业上还有机会?毕竟《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里也提到了,至2035 年,文化类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比例达到10% 左右。当然,文化产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按照统计口径,这一目标也不难达成——前段时间跟拍“流浪大师”的网红也算文化类从业人员。

当然,上海文化的底子还在,毕竟民国时期也是文化中心。建国之后,提起文学,很多人想到上海也就想到韩寒郭敬明,但其实严肃文学(不是大咕咕咕鸡那种)领域上海有过王安忆的《长恨歌》,最近几年还有金宇澄的《繁花》,都是拿过茅盾文学奖的。

只不过文化产业上上海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像老油条老师这种人才也只能来北京打拼。下一步怎么和上海的国际化战略配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是上海需要考虑的问题。

上海在发达地区的门槛上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现在上海缺乏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的空间,也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正常现象。

去年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超过2万美元,这放在世界上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平了。当然,具体到很多细节方面,上海和发达国家家还有差距,但是毫无疑问,上海是中国范围内最接近发达国家的城市,是很多年以来的“old money”。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制造业比重超过 70% ,在全国其他地方工业不发达的时候上海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了。而如今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已经是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了——想到了上海富,没想到上海这么富吧?

其实不难看出,上海这些年来的脚印,就是中国迈向发达国家的试点。上海要做的是继续向外转移较为低端的制造业,而自身制造业要继续向高端迈进。去年上海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461.9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快于GDP增速。

不过上海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659.9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尽管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个百分点,但还是远不如GDP增速。

其实上海的第二产业占比还在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某些高端的“制造业”其实已经算是服务业了。在很多发达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巨头现在其实只是在提供管理、方案、营销、研发、设计等,而把具体的生产流程外包出去。这背后的原因在《谁要做制造业?》里有具体展开,我就不多说了。

上海的传统制造业也在向这个方向转型,基于制造业的企业在把营销、供应链管理、设计、研发等业务分离出来,做高端方案提供商躺着赚钱才是正道——这些业务也被叫做“生产性服务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制造业范畴,而且这一类产业占上海经济的比重是相当高的。

截至2016年底,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达 41.4%,早早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这种产业不仅高端些,而且也不会引来大量外来人口,也不怎么吃土地,实属上海地方政府最爱。

然而从这个角度看,上海更有可能出现的民营经济创业模式,不是像深圳那样凭着点子赤手空拳白手起家,依靠风投(上海的风险投资活跃程度还真不如深圳)扶持成长为独角兽。上海反而是会出现这样的创业模式:在体制内或者大型外企多年打拼,或是在外成功的上海人回到上海,带着自己的先进经验涉足高端服务业(很有可能有生产性服务业背景),成长为巨头业务的不可或缺的补充。

这也是上海资本最喜欢的标的,上海人只相信已经证明自己的王者,对还在摸爬滚打的小瘪三是没有兴趣的。

另外,虽说上海算是国内富裕得最久的城市,连带着社会风气也向发达国家靠拢,但是上海的富裕时间还远没有让它攒出真·发达国家的家底——也许基建还算跟得上,但在文化领域还需要沉淀。

比如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定下的目标是2035年每10 万人拥有的各类博物馆数不少于1.5 个,图书馆数不少于4 个。到时候去上海博物馆吹空调的大爷们可能就不用排队了。

其实这个目标这是什么概念呢?要求还真不高,因为如今深圳每十万人拥有7.2个图书馆,远高于上海2035年的目标。而如今美国人均博物馆最少的州每10 万人拥有的各类博物馆数也不少于7 个——体会到差距了吗?

即便是全中国最接近发达国家的上海,差距也还是很大的。

规规矩矩地赚钱有什么不好?

目前北京和上海控制常住人口,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提供机会。当然,目前来看受益最大的还是珠三角,广州和深圳去年常住人口分别增长40.6万和49.83万,而杭州增加约33.8万人、成都增加约28.53万人、宁波增加约10.1万人、南京增加约10.12万人,都颇有所得。

这对于国内各区域平衡发展,打造多个中心城市是件好事。

不过这也意味着上海民营经济想要崛起更困难了——用工成本抬得更高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上海的合规成本高并不是什么坏事。真的想发展金融业,走向国际化,规规矩矩才是正道,这样上海的信誉才能立得起来。职工也能轻松点,让他们丧失狼性。这又不是坏事,躺着还能赚钱,这才是“老钱”的真谛好吗?

有些在奋斗城市的人,一天到晚奋斗到回到家除了想躺在床上刷手机其他事都不想干,实际收入却也不高,娱乐也只能在家窝着刷手机,刷手机的时候看到城市斗兽话题,就喜欢上去来两句,这个城市如此安逸,这是不行的,是没有未来的!

也不知他们想过没有,城市是不计一切代价地富裕了,可他们只是“代价”而已。

而且这些人很可能就从事互联网相关行业,不知道互联网之外的世界有多大,其它产业有多丰富。平时生活中也没啥优越感,只能上网发泄一下了。

另外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各地地方政府也会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投放城市广告和软文。说起来最初的“好客山东欢迎您”都算比较实诚的了,不少公众号接了尬吹某些地方的软文,那都吹起来让人脸红。

榜单本身就是门生意,最近几年评选的某些城市排行榜之类的,很多也有不为人知的py交易,没有你看到的公众号文章里写的那么单纯。

等到你从互联网世界走出来,去被吹爆的二线城市找找工作,就会发现——啊,好坑啊!

而对于想留在上海的人来说,看了《上海人的圈子》都应该知道,提升自己眼界才是正事。如果家里不是大富大贵,还是好好找个安稳的大企业工作为好,等到经验积累足了,以后也不是说在上海就没法创业——如果你到时候还有创业的心的话。

创业公司嘛,等你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本之后,再混不迟。目前很多看似光鲜的创业公司,其实内里也挺坑的,看看《上班如上坟,满眼全是鬼》和《在创业公司,我就是一个行走的笑话啊》你就知道了。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