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传统文化和“求生欲”?

国宝、传统文化和“求生欲”

故宫的火锅卖了半个月就关门了。官方理由很体面:天气热了,大家火锅吃得少,换“更有性价比”的菜品给大家。倒也不太让人遗憾,毕竟此前打过卡的朋友多少都在抱怨:服务一般,火锅也就这样,但好贵,不太值得。为什么卖得贵也很清楚:能让你体验正宗宫廷火锅文化。

不知从何时起,中式“复古”好像成了一种潮流。

肉眼可见的,这几年跟传统文化相关的新作品越来越多。其中当然出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故宫的纪录片和周边。但有的就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对劲,宫廷火锅大概就属于这一类。如果要说理由,就是这些作品总让人感觉是在抱传统文化的大腿。说得更直接一点,它们只是单纯地蹭话题,而本身在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并没啥可取之处。

比如在网络上颇流行的古风音乐,仔细分辨一下的话水准挺参差不齐的。前一阵,里面有几首热门歌曲被人批评是抄袭。但作者的反击很有意思,没有正面回应是不是抄袭,反而强调自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

“你这歌词说不通,而且抄袭了。”

“但我用了传统诗词!”

“没错,但抄袭不对。”

“不管,我们弘扬了传统文化。”

呃,这又不是在玩格斗游戏时按防御键。

说实话,在这股四处弥漫的复古潮里,很多时候传统文化就是被一些创作者当作盾牌,或者说刷好感的快捷方式。给自己的文化作品贴上“传统文化”这个标签,好像就占据了舆论制高点,安全无虞了。于是我们看到《国家宝藏》收获好评后,艺人都开始争着上“爱国类综艺”,也不管节目搭不搭。毕竟上其他节目都有被流量反噬的风险,这类节目却只有“自来水”绝无“高端黑”,口碑只会稳赚不赔。

把传统文化当作卖点没问题,不过这条大腿抱得太紧,目的就变了。不是为了创作好作品,就会有些问题。

比如视线变窄了。故宫一开始凭借有意思的周边吸了粉,但商业化做着做着好像就盯着“清朝皇帝生活”了。

所谓的宫廷火锅,还有那些像圣旨一样的菜单,说是还原传统文化,但似乎也只能让人过一把使唤人的瘾。

这有点像过去几年的电视节目。拍抗战题材比较容易播出,就一窝蜂地拍;拍古装宫斗剧好播出,就一个个“传”下来;《舌尖上的中国》火了,所有频道都开始传出李立宏老师那醇厚的嗓音。第一个火起来的往往是磨砺多年的精品,而之后井喷而出的通常只是为赚快钱的跟风者。快速复刻品的数量上去了,整体质量总会下降的。

为了传统而传统,还容易让一些糟糕的东西也混进来,比如野火烧不尽的女德班,或者把陈腐价值观一并复活的国学班。

所谓的复古未必是要尽数照搬古人做派。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某个文化作品里包含传统文化元素”,这句话只是个中性描述,就像说“这是川菜,那是粤菜”一样。真正分出好坏的,是这家的宫保鸡丁好吃,那家的宫保鸡丁里没有鸡丁。否则就算你这道菜里还原了再多的古法,24k纯手工制作,烧出来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鼓励大家弘扬传统文化当然是好事。但“弘扬”这个词的意思肯定不是单纯放大音量,毕竟不好听的噪音放大了只是更响的噪音。

当然,绝对没有不该应用传统文化的意思。毕竟,“改编不是乱编”,但也不能不让改编,说白了还是度的问题。

一档叫作《灭茶苦茶》的播客节目里提倡了一个挺有趣的概念,叫“活用”。说的就是对文化元素,不用太在意它原本的意义和背景,出产自哪个国家,是传统还是当代,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用在创作里就行。维基百科里举的一个例子是,美国的一些球队喜欢用老鹰之类的印第安文化元素当自己的队徽,但其实那个地方根本就没印第安人,这些球队也就是表达下勇敢的心,或者是单纯觉得那些图案很帅气。

而判断它是“活用”还是“滥用”的标准,还是那条,作品本身是不是好。

把《哈姆雷特》的故事改成《狮子王》,让福尔摩斯变成当代卷毛(130多年前的福尔摩斯放我们这儿也算传统文化了),或者是借孙悟空的名字画个热血漫画,这些显然属于活用—是好作品就行。

有人觉得这种做法似乎轻视了传统文化,但这其实更像是一种“平视”—把传统文化当作一个正常的事物来看待,把它当作一个手段,服务于创造更好文化作品的目的。

所以,以后看到了那种抱传统文化大腿,但本身不行的作品,也不用批评它亵渎传统(传统文化强大得很,没那么容易弄脏),就事论事,评价事情本身就好。

说回那个开火锅店的故宫餐厅,它的旁边就是原来的故宫星巴克。当年因为“糟蹋传统文化”关了门,现在这里名叫“故宫角楼咖啡”。

仔细想想,不管抱“宫廷文化”的大腿卖很贵的火锅,还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而把星巴克赶走,其实背后是一回事,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时候实在是太紧张了。别老想着靠它占大便宜,也别总把它弄得神圣不可侵犯,easy点不好吗?

好在我们现在对于好坏的评价还是越来越清楚了。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节目,真的好的还是会大受欢迎,本身不咋地的,大家心里也都有数。归根结底,大家对审美本身有越高要求,对传统文化这件事也就越不敏感。

虽然不建议动辄谈“糟蹋”传统文化,但功夫不到家有时还真的会糟蹋经典。古迹翻新算是比较容易被辨识出“车祸现场”的一类。古迹翻新分两派,一派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技艺与匠心并重派,可以做到古色古香修旧如旧,一派是满怀热情却技术不精,一不小心就拿刷子刷出个“农家乐”审美。在这件事上,国外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也经常“两行泪”。几年前,西班牙有位热情的老奶奶自己买了颜料去给年久失修的壁画《戴荆冠的耶稣》修补,结果越抹越跑偏,最后把壁画还原成了猴子脸。老奶奶也很无辜,但纵使有好心甚至敬畏心,没有足够的水平,最后还是办了坏事。

大家日常受传统文化“浸润”最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是你想和长辈讲道理,长辈却抬出老祖宗“压”你的时候。这通常也是传统文化最容易被曲解的时候。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起来是说不生孩子很不孝,但其实《孟子》的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说到底跟生育话题没什么关系。

我们的历史太长了,先秦、汉唐、程朱理学,一代又一代下来老祖宗的观念多少也会前后不统一,被笼统地代表并不合理。“请老祖宗”的行为说到底只是为表达自己图个省事。很多打着传统文化的传播其实也是一样。

去年,《延禧攻略》大热加之故宫上了很多新之后,传统审美一下子火了起来。国产美妆品牌,还有故宫自己,占尽天时地利地推出了许多中国风色号。不少姑娘对这些产品颇为买单,因为它们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在“好看”方面也足够达标。

很长一段时间里,流水线上的现代古物都带着缺乏审美的粗糙之感,让人爱不起来。如今的“复古”潮,很大程度多亏了开风气者带着审美前行,不仅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还潜移默化地令开始大家主动避开电脑色盘里默认排在前列的晃眼蓝、咋呼红、刺激黄,卸下了阿宝色滤镜。

作者:肖文杰
来源:《第一财经》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