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五百年德意志的巨炮情节(下)

五百年德意志巨炮史(下)

没能轰击马奇诺防线

尽管有诸多超级大炮助阵,势穷力竭的德国还是在1918年11月向协约国投降,并在《凡尔赛和约》上作出史无前例的赔偿,在高傲的德意志民族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正是在强烈的复仇情绪中,1933年,希特勒和纳粹党执掌德国大权,着力恢复军备,并叫嚣要废除《凡尔赛和约》。感到巨大威胁的法国为抵御德国的再次入侵,沿法德边界构筑了举世闻名的马奇诺防线。该防线全长351千米,约由5600座永备工事组成,其工事之坚固,即使像420毫米口径的炮弹直接命中,也难以造成结构性损伤。在修筑过程中,德国间谍冒充工程师,秘密研究了法国工事的覆盖层,并偷偷带回一块混疑土以供研究。后来,德国人经过化验分析,发现是品质极高的600号水泥,再加上这些工事的外壳还有数层装甲钢板覆盖,除非有超级大炮,德军很难从正面突破。

早把法国看作“复仇对象”的希特勒于1936年下令研制举世无双的超级巨炮,技术指标是“可以发射能穿透1米厚的钢、7米厚的混凝土、30米深泥土的超级炮弹”,他对着自己的将军们大肆叫嚣“我要用它来砸烂法国小丑,烧掉可耻的《凡尔赛和约》。”希特勒当时做了两手准备,除了积极研制超级大炮外,还大力提拔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少壮派军官,发展以装甲兵和战术航空兵为核心的闪电战力量,确保一旦对法开战,德军既能正面突破马奇诺防线,又能侧翼迂回。

希特勒想要的巨炮有两种,分别是重型攻城臼炮和远程加农炮,实际也是当年“大贝尔莎”和“巴黎大炮”的进化版。1936年3月,莱茵金属公司率先向德国军方提交发展800毫米口径超级臼炮的建议书,预想案中最夸张的部分当属所使用的炮弹居然达到四吨重,完全超出了炮兵常识,很快被尚属理智的德军高层打了回票。1937年8月,莱茵金属公司又出现“4号方案”,设定臼炮口径为600毫米,炮弹重两吨,装药350千克,炮口初速243米/秒,最大射程4千米,俯仰射界-10°-75°。该方案得到德军的同意,很快以“040设备”的名义提出订购,有意思的是,德军似乎对迫在眉睫的战争感到担忧,负责指导该炮生产的德国炮兵军官卡尔·贝克甚至主动为菜茵金属公司出谋划策,越过“先预产,再量产”的传统环节直接生产作战用炮,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批臼炮就有了共同的名字——“卡尔”。1940年秋至1941年夏,莱茵金属公司向德军交付了6门“卡尔”臼炮,它们还有基于北欧神话起的个性化名字,分别是“亚当”、“夏娃”、“罗基”、“奥丁”、“托尔(即雷神)”以及“齐尤”。

重达120吨的“卡尔”臼炮系统采用履带式底盘,全长11.15米,宽3.16米,高4.78米,底盘前部布置了驾驶室和动力舱,中部是炮身支架和火炮,后部布置了发动机、燃料箱及火炮操纵装置。“卡尔”的身管长5068毫米,口径600毫米,可发射重型混凝土穿甲弹(重2.2吨,射程4300米)或轻型混凝土穿甲弹(重1.7吨,射程6700米),因为身管太短无法容纳药筒,发射药需随炮弹一起填入炮膛底部。每门“卡尔”需同时有19名炮兵随行伺候,其中指挥官1名,炮手18名,另外底盘还需要正副驾驶员各1名。这种“炮中怪兽”有两大独特之处一是为了有效降低开火时产生的后坐力,炮车采用了新颖的升降平台设计,火炮进入预定阵地后,炮手转动扭力悬挂装置上的制动阀,使火炮和底盘直接“亲吻”地面,“卡尔”系统“席地射击”的好处便是消除车底履带所承受的物理重压,还能将后坐力直接转嫁到地面上,减少了发射准备时间;二是该炮底盘采用一前一后双动力舱布局,如此火炮完成射击后可以不用掉头就能迅速转移,躲避敌方炮火反击。

至于“卡尔”臼炮的“搭档”——远程加农炮,则仍由著名的克虏伯公司承担。经过多年的努力,克虏伯公司终于在1942年造出一门800毫米口径的超级巨炮,它的炮膛大得出奇,里面可以蹲下一名大个子士兵,不过和“卡尔”一样,该炮的头号假想敌——马奇诺防线早已成为德军的战利品了。但希特勒并未因此降低对大炮的喜爱,为纪念克虏伯公司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克虏伯,希特勒叫其命名为“古斯塔夫大炮”,而设计师穆拉为纪念自己的妻子,将巨炮命名为“多拉”,后来德国炮兵也喜欢用“多拉”来称呼它。由于该炮有两个名字,一度使外界以为德国有两门800毫米巨炮。“多拉”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火炮之最”全炮长约43米,高11.6米,几乎与4层楼等齐,整个火炮炮架部署在铁路机车平台上,光负重轮就80对,总重达到1350吨,宛如一艘“陆地驱逐舰”。“多拉”投入前线作战时,只能先把各部件卸下来分别装车,零部件可装满五趟特别列车的80节车皮,到达发射阵地后,还需要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门巨炮,就需要大约1500人整整忙活三周时问,需要铺设50米长,7米宽的双轨铁路供火炮进行有限的战场机动,以调整射界,克虏伯公司特意为该炮提供了两台专用的D311型军用火车头,能以60千米的时速牵引火炮前进。“多拉”所用的炮弹也大得惊人,竖起来足有两层楼那么高,其中一种用于破坏混凝土掩体的炮弹重达7吨,内装200千克炸药,威力足以击穿近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作为对比,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发淫威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也只有406毫米口径的大炮,每发炮弹的重量才1.2吨,就足以在地面上炸出足球场那么大的弹坑,一发炮弹就能摧毁一个炮兵连,至于“多拉”的威力就可想而知了。德国国防军专门为“多拉”组建了一支由1500人组成的第672炮兵团,作战时由一个德军少将总体指挥,一个上校具体负责,若加上配属的两个高炮连、警卫人员与维修保养人员,这门火炮共需4120名士兵伺候,德国空军还要负责空中掩护。作为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王牌,谁要想动用“多拉”,必须得到希特勒的同意,并绎过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的首肯。

肆虐“红色堡垒城”

随着马奇诺防线的陷落以及“闪电战”屡屡奏效,志得意满的德军要想找到一处值得“多拉”和“卡尔”发扬火力的目标实在非常困难,只有那种堡垒遍布的城市才值得它们出马,最终德军选中了久攻不下的苏联重镇塞瓦斯托波尔。它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是苏联黑海舰队的基地。它在1000年的建城史上遭受过无数次异族入侵,但鲜有失守记录,而这座城市也在战火中逐渐演化成一座要塞,大量堡垒、壕沟和故意制造的迷宫隧道围绕市区。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红军依托塞瓦斯托波尔城内的“斯大林”、“西伯利亚”、“伏尔加”、“高尔基”-1号等要塞炮台,使德军无计可施。这些炮台都拥有305毫米口径的巨炮,外层防护塔都有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台下面有三层永固工事,每层的混凝土顶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此外,苏军还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城南边的“库拉贝”地下弹药库里,可谓万无一失。

面对这座“红色堡垒城”,1942年5月,德国统帅部派出素有“战术智多星”称号的曼施泰因指挥攻城,他试图“以火力换人力”,在几天之内集结了大批重炮,打算将塞瓦斯托波尔夷平。曼施泰因向希特勒本人和总参谋长哈尔德请求动用“多拉”和“卡尔”并获得批准。从6月3日开始,德国第54集团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史无前例的炮轰,为了节省炮弹,德军没有采用弹幕射击,而是尽可能展开精确射击。6月2日,配备三门“卡尔”的德军第833重炮营率先对苏军“高尔基”-1号炮台及周边工事群进行猛烈射击,到7日已发射了54发重型混凝土穿甲弹,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近平《启示录》里描述的世界末日的猩红色幻景中。尽管“高尔基”-1号炮台的墙体厚达四米,但“卡尔”所发射的炮弹仍能轻易地穿透外壁,在内部爆炸。至7日凌晨,“多拉”也参加炮击行列中,其修长的炮管高高抬起,以每20分钟一发的速度,缓慢而可怕地将7吨重的炮弹射向目标,塞瓦斯托波尔全城几乎被掀起来,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颤抖和燃烧。战役期间,“多拉”共向“斯大林”炮台、“西伯利亚”炮台、“伏尔加”炮台以及“库拉贝”地下弹药库发射了43发炮弹,其中一发装有延迟引信的炮弹钻进深藏地下30米处的“库拉贝”弹药库,被引燃的炮弹如山崩地裂般震撼了整个要塞,蘑菇云冲天而起。

在塞城附近山头上观战的曼施泰因欣赏着由本人指挥的这场屠杀,他开始怀疑在“多拉”和“卡尔”的轰击下是否有活下来的苏联士兵。但当德国步兵在炮火掩护下接近“库拉贝”弹药库废墟时,对方猛烈的火力让曼施泰因打消了这个想法。大约600名幸存的红军战士拒绝德军诱降,在表面工事被毁后,又进入地下坑道防御,德军只得派工兵用塑性炸药一块块炸开工事入口,到最后德军不得不用原始的手段——进入工事后用手枪、刺刀和工兵铲进行白刃战,最后以惨重代价占领了这座“血的工事”,当时人血在射击口和下水道里流淌,苏联士兵中被俘者不到40人,可见战斗之残酷。在整个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过程中,德军死伤累累,许多原编制为3000人的德军步兵团减员到几百人,有一个步兵连竟只剩下1个军官和8名士兵。到7月4日,战斗了247天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终于悲壮地陷落了。

尝到甜头的德军在攻陷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后,又将“多拉”送到斯大林格勒和莫洛托夫前线,分别向这两座宁死不屈的城市发射了8发炮弹,以后又向一个名叫维伊塞·库帕的弹药库发射了10发炮弹。但当它又与“卡尔”臼炮联手开赴另一座久攻不克的苏联城市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企图再度大发淫威时,却遭到苏联红军的猛烈反击,不得不鸣金收兵。1944年8月1日,波兰地下武装举行华沙起义,德国武装党卫队头子希姆莱命令千方百计镇压这次起义,“多拉”和“卡尔”再次披挂上阵。9月份,“多拉”在离波兰约30千米的普柯夫镇发射了约30发炮弹,其中有一发臭弹在地面上砸出约10米见方的大坑,战后被波兰军事博物馆收藏。“卡尔”则在8月17日便投入炮击行列,德军集中创纪录的5门“卡尔”臼炮轰击抵抗最强烈的华沙老城区,据一名参战德军士兵回忆,“一阵撕心裂肺的尖啸声过后,炮弹打瘫了对面楼房,失去重心的建筑物往往在倒掉的瞬间,还连带拖累旁边的房屋一同倒下。由于炮口波实在太过强烈,军官要求我们在‘卡尔’射击时严禁在空旷地带走动。”在粉碎波兰人的起义后,负责镇压的德国武装党卫队上将埃里希·冯·巴赫向柏林发去电报,称赞“多拉”和“卡尔”的威力是“恢复华沙秩序的‘功臣’”。

可是,在华沙耍尽淫威的德国巨炮们也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在1945年战争结束前的最后几天里,德国爆破委员会在开姆尼茨和格拉芬沃尔炸毁了“多拉”大炮的大部分部件,但一些备用身管和底盘部件仍散落在各地,例如“多拉”的炮架转盘至今还在德国海德明顿铜矿开采公司的废料场上悠悠旋转。至于“卡尔”的境况稍微好一些,至少留有“全尸”,1945年4月11日,德军第428重炮连在抵御苏联红军进攻柏林时全军覆没,他们手里的一门“卡尔”臼炮(名字叫“亚当”)成为军战利品。

作者:罗山爱 温惠娟
       来源:《兵器知识》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