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提高灾害与人为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他赋予城市以“韧性”

2019年1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2018年“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中国区榜单。从榜单中,我们看到更多中国创新科研力量的崛起,也看到跨学科、跨领域、并且对落地应用有更强烈企图心与使命感的科研创新,这其中涵盖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NLP、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多个不同领域。我们将陆续发出对35位获奖者的独家专访,介绍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与经验,以及他们对科技趋势的理解与判断。

关于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单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推出“35岁以下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单,旨在于全球范围内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共分为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及先锋者五类。2017年,该榜单正式推出中国区评选,遴选中国籍的青年科技创新者。新一届榜单正在征集提名与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5月31日。

城市繁荣,问题也随之丛生,在不确定的自然风险和人为危机面前,“金城汤池,亦危如累卵”,找寻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全新破解之道已经迫在眉睫。

在物理学中,“韧性”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而随着学科交叉现象的愈发普遍,跨领域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在城市建设中运用韧性这一概念的“韧性城市”学科也应运而生。

2013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启动“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100RC),中国黄石、德阳两座城市成功入选,与巴黎、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共同探索城市的未来前景,而在此极具意义的项目中,担任其在中国境内唯一全球平台伙伴的主要对接人的李楠成为了中国对“韧性城市”最具发言权的学者之一。

“全球100韧性城市”的项目经理Alan Zhuang对于李楠在项目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李教授对城市韧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打破了信息技术、土木工程和防灾减灾之间的分界线,以便让城市领导做出明智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将改变数百万城市居民的生活。”

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李楠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现任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可持续城镇化研究所所长。

李楠所领导的课题组深入开展了城市与社区韧性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将“重建得更好(Build Back Better, BBB)”理念引入传统防灾减灾领域,首度提出了“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城市韧性分析框架,进而建立了基于系统建模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城市与社区韧性管理新模式。

在微观层面,李楠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设计了基于多源异构传感数据挖掘的建筑灾害现场人员定位与监测算法,阐明了疏散人员空间认知与寻路决策机制并构建了精细化疏散仿真预测模型;在宏观层面,李楠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系统受灾态势评估与韧性推演方法,揭示了极端事件冲击影响下城市人群出行轨迹在灾害事件全周期内的复杂统计物理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

李楠的才华毋庸置疑,他在南加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Burcin Becerik-Gerber教授曾这样评价他,“他具备一位有才华的研究人员、杰出的技术创新者、出色的领导者以及可靠的团队合作者所应具备的所有特点。他有望成为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的顶尖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