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压药,医生和你说过这几个注意吗?

在日常的看诊中,很多医生会遇到高血压提的一些问题,而其中常见的问题是,为啥自己吃了降压药,效果一般?哪种降压药比较好?吃降压药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说明一下。降压药,到底怎么吃才最有效!

一、不可操之过急,从小剂量开始;

降压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尤其是年纪较大,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血压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有时可能由于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在诊所测量血压时会产生虚高的结果,或因“白大衣高血压”,导致测量数值高于真实的血压数值,此时,如果直接使用大剂量的降压药,可能会导致血压显著下降,从而使得心、脑、肾缺血受到损害。另外,一开始服用降压药也应该从一种药物开始,效果不好可加用其他种药物联合治疗。


二、身体状况与药量息息相关;

对于身体状况不佳,合并有其它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超重或肥胖等均须同时治理,才能更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减少或防止心、脑、肾的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比如肥胖患者常是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如不采取措施控制体重,常须服多种降压药效果还不好。体重(kg)÷身高(m2)=体重指数(kg/m2),体重指数18.5~23.9kg/m2为健康体重,低于或高于此范围均认为不健康或亚健康体重;超重是亚健康,肥胖是一种病态。男性腹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 而当积极减肥后体重有所下降时,也要积极找医生调节药量。


三、长效药优于短效药;

在使用降压药是,尽可能采用长效降压药,以便24小时能持续平稳的控制血压。防止由于忘记服药或药效不足导致血压波动,长效药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这种情况。


四、多做血压测量,记录血压波动情况;

高血压患者还要多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可以防止对身体造成其他伤害。每个高血压患者都要自备血压计,在家监测自已的血压,了解自已血压变化的规律,比如与活动、情绪、吃饭、睡眠、症状、药物等的关系,并且记录在笔记本上,带给医生了解情况,以便更合理的用药。自己在家测量血压,也有助于发现和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和“白大衣效应”,以免盲目或过度的药物治疗。


五、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要个体化用药。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如不同的合并症,不同的危险因素,对药物的不同反应,不同的经济条件等等,用药是不一样的。不可以见别人吃什么药效果好就吃什么药,更不可以不到医生处看病,自已到药房意买药吃。因为病人并不懂得各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应如何配伍。

做好以上五点,才能更好地控制好自己的血压!也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吧。


【乐心健康】微信公众号,微信端的血压记录器,帮你做好血压监测工作,降低患高血压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