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山地作战的难点

山地战的难点

山地作战与邻近作战概念的区别

军语:山地(mountainland),指海拔500米以上,高度差大于200米的地区。按海拔分为低山地(500-1000米)、中山地(1000-3500米)、高山地(3500-5000米)和极高山地(5000米以上)。山地战在军事上便于隐蔽设防,但机动、展开及指挥、协同、通信联络和运输补给有一定困难。

随着海拔升高,山体上植被、气候、地貌等都变化明显,低海拔地区多为高大乔木组成的森林,海拔往上走就变成低矮的曲林,再上升就只有高山草甸、裸露的土壤和岩石、冻土地带,高山顶上是终年不化的积雪。不同地域,林线和雪线的高度不同。一般纬度越高,林线和雪线越低。

比如,印度东北部边境的林线高达3600米以上,而北部和西北部边境林线一般在2100米左右。林线以下,植物繁茂。林线以上,地面光秃,土壤内多石,有的岩石松散,便于挖掘,但易发生山崩。

海拔并不完全反映氧气含量,比如同样3000米,有植被和没植被的地区,人们的缺氧感受就完全不同,去过九寨沟的人就有此体会。所以军事上并不完全按海拔高低来区分山地作战,而习惯根据林线和雪线的位置来划分山地作战类型。

在常绿阔叶林组成的森林地带,一般用“丛林作战”一词。部队穿着单薄深绿丛林迷彩服装,面临的是多雨、迷雾、潮湿的气候。越战中的丛林作战主要在这类地区。

林线附近,一般使用“山地作战”一词。

林线以上,使用“高寒山地作战”或“高山作战”一词。部队在裸露土壤和岩石的山区,着装都是荒漠迷彩服,并强调保温,面临的是少雨、低温、风雪等气候以及高海拔带来的高山病。2002年美军“水蟒”作战所在的阿富汗沙希果德山谷属于这类地区。

在雪线以上,属于“极寒地带作战”。其着装与“极地作战”类似,但部队除配备高山装备外,还配备滑雪和攀冰工具,进入前必须有适应性训练。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有这类作战环境。印度巴基斯坦对峙的锡亚琴地区以及1999年“卡吉尔”战争中的虎山等地就属于这类地区。

山地对军队作战的影响

运动观察不便山地陡峭险峻,道路稀少,空气稀薄,部队行动不便,运动速度大大降低,坦克、炮兵行动尤其困难。大雨易造成山洪和塌方,阻塞交通。河流湍急,架桥困难大。山谷蜿蜒,眺望困难。山顶上便于观察。林线以上,晴天便于通视,但不便于隐蔽,部队行动易被发现。林线以下,植物茂盛,地形特征不明显,易迷失方向和走错道路,但隐蔽条件好,便于步兵小分队出敌不意地行动。

通信联络困难高寒山区对通信联络的影响很大。有线电架设困难,无线电在拂晓和黄昏时联络效能降低。高频无线电通信容易受到山地屏障、大气干扰和闪电的影响。无线电终端设备笨重,搬运困难。干电池因低温容易失效,电台的金属部件受冻收缩而易失灵。地形复杂导致观察困难及通信不便。

人体功能降低在海拔3300-4200米处,人会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失眠,烦躁,全身无力,还可能发生冻伤。4200米以上地区,困倦、沮丧现象更加明显,还可能产生举止不安、记忆力衰退、精神紧张等现象。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心脏功能只相当于在平原的60%。

根据外军的资料,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印度军队死于高原病的人数多于在战场上被打死的人数。资料认为,印度军队15%的人患肺水肿。印度军队未经准备从低海拔地区直接快速部署到5490米的高海拔地区,中国军队则在西藏海拔四千多米的驻地进行了适应性训练。在印巴卡吉尔战争中,印军又犯了同样错误,导致其士兵都有严重的高原反应,一些年龄较大的军官死于肺水肿。一些印度的报告说,估计26%的印度士兵送至列城军队医院,主要是由于冻伤和冻疮。

一般而言,为了使部队适应高山环境,部署时应该逐步由低处向高处移防。第一站可选在海拔2400米处,第二战选在3000米以上处,此后按600-900米间隔向高处移驻,直到到达规定的高度(4700米~5000米)。部队每个移驻点至少应呆2天,这样,完成这个过程至少需要8天。

山地不仅限制了车辆运动,也限制了徒步行军。在崎岖山路上穿行不仅是苦差,也很危险。衡量部队运动的强度不是距离,而是时间。如果在平原负重行军每小时可行进4千米,那么在山地最多爬升300米或下坡600米。

巴基斯坦军方估计,即使小股部队也至少需要6整天时间才能在高山地区行走25千米。在黑夜,运动变得更慢且充满危险。陆军部队必须在战斗准备和机动性之间做出平衡。

苏联入侵阿宫汗时就是由于负荷过重及不适合的装备,影响了其步兵的作战效能,使其易遭游击队袭击。

后勤补给困难山地人烟稀少,物产缺乏,很难就地补给,加之道路崎岖,气温变化无常,运输受到极大限制。二战中德国山地部队在希腊和意大利的经验说明了山地机动的困难。德国山地步兵在进攻时携带轻型装备,可以快速登山占领有利地形。他们携带的装备包括一条毯子和睡垫,2天的干粮和弹药。进攻时,他们不戴钢盔和刺刀,以减少不必要的重量。但在徒步行军时,山地步兵负荷极重,背包平均重量达50千克,士兵最大负荷(包括武器)达75千克。即使这样,山地部队也还必须依赖其它运输工具,如骡马。

超过3900米的高度后,骡马和搬运人员是后勤供给的主要手段。他们可以穿行于车辆无法通行的山道上。在高海拔地区,骡马可以驮运的重量超过其体重的20%,每天能走30千米。人力搬运取决于体力。士兵行动时运力一般只有人力搬运工的一半,携带的主要是弹药和爆炸物品。

一个山地师每日至少需要200吨补给品,需要由200辆一吨卡车或3500头骡马或13000名背夫承担后方运输。尤其在干旱季节,不少地区缺乏饮用水,后勤和技术保障任务更重。因此,在山地战斗中,后勤保障决定了可以有效使用的部队规模,作战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官保障部队补给的能力。

指挥协调不利

由于山区地形各方向互相割裂,部队行动受限,分队多独立行动,战斗发展不平衡。多数战斗都是在较低级别上进行。因此,给指挥协同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战斗的胜利往往取决于初级指挥官的主动性和指挥才能。高原对武器的影响

山地地形起伏大,目标与射击位置通常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射击姿势不易稳固,观察、测距困难。气候严寒,武器易于损坏,射击时枪管温度骤然升高,降低了武器性能。零下30度以下时射击,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较小的透明卡奇子,在武器上方形成雾,影响射击视线。武器由室外寒冷处带入隐蔽山洞或掩体内,会产生“出汗”现象,如再带出宰外,“汗水”易结冰,使机件失灵。

高寒山地作战还易出现以下情况:迫击炮弹着点变远;步、机枪弹着点偏高;火箭筒在140米以内弹着点偏低:手榴弹从投出到爆炸的时间延长,跳雷爆炸高度增高:照明弹下降时方开始发光:弹药受冻,自动武器不易连发等。在海拔3000米处,子弹射击1000米外的靶标时,弹着点比在海平面要高1.77米,弹道更平直。炮弹的射程也增加了,但准确性和可预测性受到损失。山地的高角度,对迫击炮来说是最主要的误差。在海平面上建立的弹道表,如果不修正,在高海拔地区是没用的。

高山环境还改变了武器系统的效能。弹片和跳弹增强了小型武器的杀伤效能,高爆弹的杀伤效果也有所增加。因为对山上目标距离估算有困难,对目标交战的时机也有变化。

士兵向山下射击时,会感觉目标距离远,这会使他们射击的弹着点偏高。向山上射击时,感觉目标会近一点,因而弹着点偏低。手榴弹掷出去后会在山坡上滚动而出现危险。

炮兵在山区环境也受到较大限制。因为山的坡度以及山路的危险性,火炮的运动受到限制。适合的炮位通常也很小,一般只能容纳一门炮。进攻中靠近陡峭的山峰时需要大角度射击。在高山上移动炮位通常需要骡马等,部署很慢而且很艰难。

高海拔山区也影响到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与地面相对高度降低,雾气、山峰对风的改变等都使得飞行变得危险。峡谷地貌形成空中通道,限制了进入和退出的路线,使飞机的安全性更脆弱。直升机悬停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多数直升机在四千米的高度上都不能正常负载。大多数攻击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都因为太重而不能飞行。在1984年锡亚琴冰川地区,印巴只能用轻型直升机进行保障运输,执行任务的飞行高度达到了六千米。印度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说,在海平面和冰川上着陆的差别就像在平地上行走和在水面上行走的差别。

固定翼飞机也有类似的限制。低气压引起阻力减小,这改变了飞机的气动性能和操作性。空气稀薄使转弯半径增大,当俯冲拉起时高度损失增加,这使飞行员拉起时的高度和提前量比在海平面时要大。飞行员必须增加投弹高度以适应这种变化,否则投弹准确性会很差。低气压会改变武器弹道,制导武器的使用也与在海平面上使用有较大区别。

山地环境中,气象严酷多变,机载传感器的使用和性能都受到限制,因而就需要特别的飞行技术。山区的飞行路线很难选择。沿山脊线上方飞行很危险,很容易被远处山头上的敌人发现从而遭其攻击。如果选择沿峡谷飞行,飞机就必须在有限时间内跃升,视线也严重受阻,要在有限时间里对敌目标进行搜索、发现、锁定和攻击非常困难。

苏联在阿富汗的10年战争中,有约100架攻击机和300架直升机被藏在山区的游击队用导弹和防空武器击落。

高原为什么对便携式防空导弹有利

第一是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距离会大幅度增加。第一代便携导弹采用硫化铅探测器,第二代和第三代便携导弹采用锑化铟探测器,无论是硫化铅探测器还是锑化铟探测器,探测目标距离都与大气透过率有关,高度越高,当地能见度越好,大气透过率越好。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便携导弹红外探测器探测距离会大幅增加。

第二是使导弹射程增加,这是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空气阻力小导致的。

普通航弹轰炸山地目标的问题

第一,在高山地区,使用无线电高度表测高的精度下降,甚至无法测定高度,难以给瞄准具输入准确的轰炸高度信号,造成轰炸误差增大。另外由于投弹点与目标间的高度差,也会造成误差。

第二,气压低,大气密度小,炸弹飞行距离增大。虽然可以进行火控计算修正,但由于空气密度小,在相同表速条件下,飞机飞行真速增大,投下的炸弹射程相应增大。

第三,山坡的倾斜度大,产生跳弹的可能性增加。

第四,观察、识别目标困难。

在林线附近的目标,有山影、森林、低云遮挡时,搜索识别目标将更为困难。

在林线以上的目标,地标稀少,地形复杂,山峰外形轮廓随进入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化,地面目标多是伪装隐蔽的分散小型目标,加上飞机飞行真速大,观察识别目标相当困难。

在雪线以上的目标,由于白雪的覆盖和伪装,用肉眼观察识别目标非常困难,大范围内搜索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五,高山山脊和山谷的限制使大编队、多批路的轰炸活动施展不开,通常只能采用小编队,单方向、顺山谷进入攻击目标,轰炸战术动作受到很大限制。

山地战中战术的作用

占领高处地形的战略,在高山作战中很少取得成功。山顶上气候恶劣,同时会暴露在敌人观察与火力之下。

在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山地作战的经验后,德国陆军1933年的野战勤务条例明确叙述了取得山地作战胜利的方法:在受限制的地形,攻击者通常只需要一个当地向导,数量的优势和作战的方法会受限。占据高位也可能被打败,只要包围和绕过这些位置就可能成功。

1941年4月德国第5山地师发起了战争史上第一次用轻型步兵团对山地永久防御工事的进攻,取得了成功。在马其顿罗多彼山脉上构建的一系列碉堡工事构成了希腊迈塔克瑟防线。这些山脉高2000米,山脊和山谷中都有植被。希腊军队认为这一防线不可攻克。德军山地部队从山谷中使用远程火炮对其进行攻击。“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碉堡进行了攻击,但由于获取目标困难,没能将其摧毁。德军步兵使用迫击炮和重机枪压制住了碉堡。山地部队将轻型火炮用骡马牵引上山,直到足够近的距离处对碉堡实施直接火力打击,将碉堡摧毁。4天后迈塔克瑟防线被攻克。

外军认为: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是用反斜面防御战法抵挡住了美军强大火力,中国军队将这一战法称之为“前面轻,后面重”,在朝鲜白雪覆盖的山上阻止了联合国军的进攻。

反斜面防御作战也有劣势,如观察受限制,直瞄武器使用也受限制等。还有,反斜面防御作战时,一般敌人在山下,自己在山上,空气稀薄劣势明显。在印巴1999年卡吉尔之战中,巴军占据着西部山脊正斜面和山顶位置,只有一部分处在虎山反斜面,这将大部分士兵暴露在印军强大的直瞄和间接火力之下。

从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的现实来看,速战速决的战术在多山的国家是站不住脚的。苏联坦克在山地只能有限使用,且易被游击队击毁。对逃到山上和洞穴里的阿富汗游击队,航空兵轰炸、导弹和远程火炮只能产生有限的杀伤。于是苏军减少了坦克,重点装备了轻型装甲输送车、反坦克火箭筒及导弹。由于米24武装直升机被证明-是有效的,山上的阿富汗游击队都怕它,所以苏军增加了米24的数量。

1979-1980年间,苏军武装直升机的攻击通常从1000米高度开始俯冲,用机炮、火箭、集束炸弹或250千克炸弹攻击。由于苏军直升机被阿富汗游击队的便携防空导弹击落较多,因此苏军在1981年初采用了新的直升机战术。米-24往往从距目标7000至8000米处开始进行低空飞行,然后在进入到最大射程时上升到20至100米高度发射火箭。还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派~架直升机飞到一个较高的高度去吸引对方火力,其它直升机隐蔽在山脊背后,谁开火就向谁发起攻击。比较而言,苏军固定翼攻击机由于怕防空火力打击,它们从1500米高度就投掷250千克炸弹,并在射程以外发射57毫米火箭,因此打不到目标。苏军的观点是:山地地形影Ⅱ向了固定翼飞机的使用,近距空中支援的任务还得由直升机来完成。但这只能反映苏军技术能力不足,20年后在阿富汗高海拔山地的“水蟒”作战中,美军靠固定翼飞机获得了胜利。

作者:蓝白
      来源:《兵器知识》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