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的收纳魔法

收纳有“收留,容纳”和“收集”的意思,“收纳学士大夫用之,不求其备”、“廷议诸臣,恐以收纳逃亡启边衅”、“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现如今,“收纳”常和“整理”连在一起,意思发展成为将杂乱无章的东西有秩序有规则地收起来,“收”、“纳”、“整”以达到“理”(有秩序)的目的。

  • 和收纳有关的人生

有位叫近藤麻理惠的姑娘火遍欧美,获封《时代周刊》“2015周年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正是凭借惊人的整理能力,收纳改变了她的人生。近藤麻理惠将自己多年的收纳整理经验集结成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全书共五章,详细阐述了“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其他统统丢掉”、“按物品类别整理,竟如此顺利”、“让人生闪闪发亮的心动收纳课”和“让人生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整理魔法”,全面破除了不会整理、整理了还会乱等谎言,整理可不是一件小事哦。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在2013年被拍成了电影,将和收纳有关的实用知识重新编写成故事拍成电影。2016年2月,讲述丢丢丢整理法则的短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开始放送。这两部影视作品和收纳整理有关,虽然我们不必将家里收拾地真的“空无一物”没有烟火气,但如何收纳还是值得一学的。

  • 断、舍、离

所有和“收纳”有关的经验贴都会提到“断舍离”,山下英子是从练习瑜伽中悟到断舍离,随后便以此为基础建立可实践的整理术。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脱离对物品的执著。


这三个字很好地解决了那些让我们过不好人生烦恼,比如能拖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的拖延症,比如身边丢不掉的东西、越堆越多的杂物,比如剁不完的手、长不完的草。通过实践“断舍离”,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上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人生会觉得累大多是因为被各种欲望所拖累,想要这个想要哪个,面包和牛奶都想要,熊和鱼掌都想兼得,能赖一时绝对不能赖一刻,这个东西不舍得扔但是放在那里似乎有没有什么用……好烦啊,人生的烦恼就是没事找事般的徒增烦恼。

  • 收纳整理的一些小原则

1、整理这件事儿

整理这件事不是天天做,而是偶尔做,整理前要对即将下手整理的空间有个认知,什么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都要有一个事前规划。

虽然我们平时大部分时间所住环境都是乱乱的,但其实还是乐意把东西收好整理好,喜欢呆在干净整洁的地方。


2、收纳的顺序:收→归类→理→扔。

如果要整理的整个空间都是乱的,那么就从最好整理的地方下手,将这个地方所有有的东西先堆到别的地方,再将该放在这个地方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好。分门别类时,可将该要的东西留下来,该舍弃的东西趁此机会扔掉即可。


3、巧妙利用空间

很多归纳方法都是巧妙利用空间,最常见的就是利用楼梯下的空间,很多人都将这个空间做为杂物间。再比如,现在很流行的LOFT式房间,巧妙利用了上层空间,将原本一层房间变得有层次感。除此之外,其他平时可利用的空间还有床底下、桌子下、凳子下、柜子上、墙上,这些地方都可以做一些收纳。

注意:桌子下放一些轻便的小东西,勺子筷子牙签什么的;柜子顶部最好不要放太重的东西,以免压坏;凳子下放一些耐压的东西。

4、床底收纳

平时不常用的东西可用塑料盒收好,放在床底最底下。床底第二层可以用抽屉塑料盒放一些平时常用的东西,方便拿取。

5、书桌收纳

平时经常用的东西放在最靠近手边,方便使用。准备一个A4纸大小的多抽屉收纳盒,将笔、零碎物品分门别类收好。过段时间记得整理平时用过的票据,有用的留下,没用的撕碎扔掉,几个单片文件也很有必要。


6、书籍整理

看过的书可以用塑料盒打包收好,没看的书放在书架上,分门别类按照大小收好。

7、换季整理

春季换季时,可以将不穿的衣服用袋子密封好,一层层码在箱子里,厚外套、棉被、被套等大件物品放在柜子或者盒子底部。


8、收纳盒子选用

收纳的盒子不要用奇形怪状的,不同大小统一规格的盒子码起来方便且不占空间。盒子的材质建议使用塑料的,除了考虑到耐潮防虫,也方便平时打理收拾。